傷寒論人參湯,感冒能吃理中丸
發(fā)布時間:2022-07-23 01:43
編輯:網絡
點擊:509
感冒能吃理中丸不能吃。樓上的不懂別亂說啊,理中丸對風寒感冒是有效果的,但不主治理中丸【方名】理中丸【出處】《傷寒論》【異名】人參湯(《金匱要略》卷上)、治中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雞峰普濟方》卷十二)、人參理中湯(《……
1,感冒能吃理中丸
樓上的不懂別亂說啊,理中丸對風寒感冒是有效果的,但不主治理中丸【方名】 理中丸【出處】 《傷寒論》【異名】人參湯(《金匱要略》卷上)、治中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雞峰普濟方》卷十二)、人參理中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痉诸悺?溫里劑-溫中祛寒【組成】 人參(15克) 干姜(15克) 白術(15克) 甘草(15克) 【方訣】 【功用】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2,人參湯怎么煮
人參湯 用料:人參3一5克 (或白糖參30克,或生曬參15克),橘皮10克,砂糖30克。 制作:前二藥煎湯取汁,調入砂糖,代茶飲。 功效:功能益氣健脾化痰。適用于脾氣虛弱之倦怠乏力,食少痰多,心悸不寧等癥。 人參湯 【原料】 新羅參10克、桔皮3克、紫蘇葉6克、沙糖30克。 【制作】 以水適量,煎15—30分鐘,去渣澄清?! 竟πА可眢w虛弱,胸悶口渴。順氣,開胸膈,止渴生津?! 居梅ā咳我夥! ∪藚 緛碓础俊秼D人大全良方》卷十九引胡氏方。 【組成】人參 當歸等分 【用法】上藥為末,以豬腰子1只,去脂膜,切片,用水1升,糯米15克,蔥白2根,煮米熟,取清汁150毫升,入藥6克,煎至120囊升,溫服,不拘時候?! 局髦巍慨a后諸虛不足,發(fā)熱盜汗?! ∪藚 ≈髁希喝藚?5克,雞脯肉100克,熟火腿片50克?! ≥o料:蛋清1個,精鹽1.5克,味精2.5克,酒、淀粉、鮮湯各10克?! ≈品ǎ骸 ?、將人參洗凈,切成薄片,放入湯碗,加鮮湯,加蓋,上籠蒸至熟透取出。2、將雞脯肉切片,用蛋清、精鹽、干淀粉拌和上漿;火腿切成薄片?! ?、鍋內入鮮湯燒開,放入上漿的雞片滑散,取出瀝去水分?! ?、原鍋倒入蒸人參的湯汁,放精鹽、火腿、酒、白糖、蔥姜水燒開,撇去浮沫,入雞片、味精、人參,改小火稍煨后,起鍋倒入湯碗里即成?! 〖t棗人參湯 人參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糖類、人參皂甙、人參酸、膽堿等,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營養(yǎng)胃的作用。紅棗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等,個有補脾胃、生津液的功效。此湯為婦女產后滋補養(yǎng)生佳品?! ≡希杭t棗20枚,人參9克?! ≈谱鳎骸 ?、將紅棗去核,洗凈;人參洗凈,切成薄片,待用?! ?、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放入紅棗、人參片,鍋加蓋煮2小時即成?! “藢毴藚 」π? 補脾益胃,生津止渴。 來源: 保健湯菜大全 出處: 中華藥湯譜 用 料: 人參1克,菠蘿、蘋果、鮮桃、蜜柑、梨、蓮子各15克,青絲、紅絲、瓜條各5克,冰糖、香蕉香精、水淀粉各適量。 制 法: 將人參放碗內加水和冰糖上籠蒸4小時。將蓮子泡發(fā),放碗內加水和冰糖上籠蒸爛取出。將蘋果、梨去皮切開去核。青紅絲、瓜條用水稍泡一下。鮮桃、蜜柑去皮核。將人參、菠蘿、蘋果、梨、桃、蜜柑、蓮子切成小片。鍋內放入開水,將蒸入參的原汁倒入鍋內,再將切好的各種原料放入鍋中,加冰糖溶化后用水淀粉勾芡,用筷子蘸一滴香蕉香精調味即成?! ∮?法: 每日1劑,連用10~20天。 注 釋 此湯菜中新鮮水果清熱除煩、生津止渴,再配以人參與冰糖補中益氣,滋陰潤燥。故此湯菜老少皆宜,可作為治療臟腑氣陰兩虛的主要食譜。 桂枝人參湯 【來源】《傷寒論》?! 窘M成】桂枝12克(別切) 甘草12克(炙) 白術9克 人參9克 干姜9克 【用法】以水900毫升,先煮甘草、白術、人參、干姜四味,取500毫升,納桂枝,更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二次,夜一次?! 竟τ谩拷獗頊刂?。 【主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以致中焦虛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痉秸摗勘痉阶C因表邪未解,故用桂枝以解表,又因中焦虛寒,故以理中湯溫中祛寒。表里兩解,以里為主,自然利止痞消,表證亦解。 卵巢保健人參湯 用料:人參20克,當歸15克、女貞子10克,薏米仁10克, 制作:泡水、泡酒、熬湯、與雞鴨燉服等?! 》髷等?精神狀態(tài)、皮膚、 面容、氣色、睡眠 均明顯改善, “ 撫松長白山特產屋”大量供應各品種撫松產長白山人參,紅參、白參、保鮮人參、人參片、人參蜜片、人參須、移山參、西洋參、盒裝禮品參、人參籽。靈芝、靈芝孢子粉、天麻、長白山螞蟻、核桃仁、喉頭蘑菇、。鹿茸、鹿鞭、路筋、鹿心血酒、鹿茸血酒、 核桃人參湯 基本特點 補氣溫腎安神 基本材料 核桃仁25克,人參6克,生姜3片,冰糖少許?! ≈品ǎ簩⒑颂胰?、人參、生姜共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汁一碗。去生姜,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補氣溫腎安神?! ∮梅ǎ好咳?劑,臨睡前溫服,連用3--5天為1療程?! 茫哼m用于心腎陽虛引起的心悸。

3,傷寒論中白虎湯證之病位在哪是否與白虎加人參湯之病位
在傷寒學科內都屬于陽明病范疇,如果溫病的話,算是氣分證。加人參是氣陰兩虛的緣故,口渴、背惡寒就是表現。本質上還是一個陽明熱證,里熱迫津、傷陰、壯火食氣的病機,只不過處于不同階段而已。這里是指導醫(yī)者要用動態(tài)的眼光去看待疾病。
4,什么人不可以吃人參用來養(yǎng)生的
在傷寒學科內都屬于陽明病范疇,如果溫病的話,算是氣分證。加人參是氣陰兩虛的緣故,口渴、背惡寒就是表現。本質上還是一個陽明熱證,里熱迫津、傷陰、壯火食氣的病機,只不過處于不同階段而已。這里是指導醫(yī)者要用動態(tài)的眼光去看待疾病。
5,灼口綜合癥土方治療
口腔黏膜專家表示在灼口綜合征發(fā)病后患者常常會病急亂用藥,選用一些常規(guī)藥物治療,例如:激素、消炎類藥物,這些藥物并不能治愈灼口癥,長期使用還會出現副作用,因此不建議使用。灼口綜合征有十多年的時間,也沒有自己好,我覺得得了灼口這個病還是抓緊時間看醫(yī)生,吃藥治療的好,我姥爺就是耽誤的太久了,之前吃的藥都不好使,現在吃的消灼上清湯 比以前吃的藥感覺要好一些灼口綜合征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它是以舌部有燒灼感,刺痛感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又稱舌痛癥,舌感覺異常,口腔黏膜感覺異常.指導意見:灼口綜合癥的偏方及治療方案:白虎加人參湯出自《傷寒論》,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參組成.具有辛寒清熱,益氣生津之效,用治陽明經胃熱津傷證
6,人參如何煲湯
人參枸杞子酒人參枸杞子酒適用于病后體虛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來源】民間方【原料】人參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10公斤【制作】 將人參烘烤切片,枸杞除去雜質,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 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白酒裝入酒壇內,將裝有人參、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 次,泡至藥味盡淡,取出藥袋,用細布濾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竟πА繌妷芽估希a陰血,烏須發(fā),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適用于病后體虛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居梅ā匡嬘脮r,可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飲10-12克人參補陽湯人參補陽湯用于治傷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人參補陽湯--《原機啟微》卷下【處方】人參補胃湯(《審視瑤函》卷二)?!窘M成】羌活、獨活各1.8克,白芍藥、生地黃,澤瀉各0.9克,人參、白術、茯苓、黃耆、炙甘草、當歸各1.2克,柴胡、防風各1.5克,熟地黃(酒洗,炒)1.2克?!竟δ苤髦巍恐蝹嘈安簧ⅲ献呖崭[,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居梅ㄓ昧俊可纤幾饕环?。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菊洝俊对瓩C啟微》卷下人參麥冬湯人參麥冬湯用于治老人虛人患上消,口大渴者。 人參麥冬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處方】人參、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麥冬?!竟δ苤髦巍恐卫先颂撊嘶忌舷?,口大渴者?!居梅ㄓ昧俊克宸?。【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人參養(yǎng)榮湯人參養(yǎng)榮湯用于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戚,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人參養(yǎng)榮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處方】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參、白術(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九谥啤可仙?。【功能主治】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戚,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居梅ㄓ昧俊棵糠腻X,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便精遺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補肺人參散補肺人參散用于肺臟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 補肺人參散--《圣惠》卷六【別名】補肺人參湯、人參湯【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耆1兩(銼),桂心1兩,花紫蘇莖葉3分,白術3分,五味子半兩,熟干地黃1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干姜半兩(炮裂,銼)?!局品ā可蠟樯??!竟δ苤髦巍糠闻K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居梅ㄓ昧俊垦a肺人參湯(《圣濟總錄》卷六十六)、人參湯(《普濟方》卷一六一)。【摘錄】《圣惠》卷六本頁關鍵字:補肺人補脾人參散補脾人參散用于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補脾人參散--《圣惠》卷五【別名】補脾人參湯【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石斛2分(去根),黃耆3分(銼),桔梗3分(去蘆頭),白術3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去皮),白茯苓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局品ā可蠟樯ⅰ!竟δ苤髦巍科⑻撋碇厝缡闹慌e,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居梅ㄓ昧俊垦a脾人參湯(《圣濟總錄》卷四十四)。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人參湯”。【注意】忌生冷、油膩、濕面?!菊洝俊妒セ荨肪砦逖a勞人參丸補勞人參丸用于小眥赤脈傳睛,心虛,心神恍惚者。 補勞人參丸--《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處方】人參1兩,茯苓1兩,桔梗1兩,干地黃1兩,防風1兩,木香1兩,桂心1兩,干山藥1兩,細辛1兩?!局品ā可蠟槟?,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竟δ苤髦巍宽樐嬲??!居梅ㄓ昧俊棵糠?0丸,空心茶送下?!菊洝俊睹貍餮劭讫埬菊摗肪硭难a勞人參丸--《銀海精微》卷上【處方】人參、白茯苓、白附子、續(xù)斷、遠志、菊花、甘草。【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小眥赤脈傳睛,心虛,心神恍惚者?!居梅ㄓ昧俊棵糠?丸,細嚼,食后桔梗湯送下,日3次?!菊洝俊躲y海精微》卷上柴胡人參湯柴胡人參湯用于小兒脾熱生風,往來寒熱。 柴胡人參湯--《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九【處方】柴胡3錢,人參1錢,麥冬3錢,白芍2錢,鮮生地3錢,阿膠3錢,炙甘草3錢。【功能主治】熱入血室,邪少正虛,夜微煩熱者?!居梅ㄓ昧俊克?杯,煎取1杯,頓服之;不愈再服?!菊洝俊吨赜喭ㄋ讉摗肪砭挪窈藚?-《幼幼新書》卷十七引《王氏手集》【處方】柴胡、人參、芍藥、茯苓、甘草(炙)各等分?!竟δ苤髦巍啃浩嵘L,往來寒熱?!居梅ㄓ昧俊棵糠?錢,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4分,溫服?!菊洝俊队子仔聲肪硎咭锻跏鲜旨凡窈藚?-《圣濟總錄》卷一六四【處方】柴胡(去苗)3分,人參3分,生干地黃(焙)3分,桔梗(銼,炒)半兩,知母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桑根白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令黃)半兩,赤芍藥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當歸(微炙)半兩,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臍)?!局品ā可箱S,如麻豆大。【功能主治】產后失于將理,血氣虛損,日漸困瘁,少寒多熱,煩渴嗽逆,痰壅減食?!居梅ㄓ昧俊棵糠?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菊洝俊妒備洝肪硪涣牟窈藚?-《圣濟總錄》卷二十三【處方】柴胡(去苗)1兩,人參1兩,知母(焙)1兩,石膏(碎)1兩,葛根(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半兩。【制法】上為粗末?!竟δ苤髦巍總瓜潞?,潮熱不退,口干煩躁?!居梅ㄓ昧俊棵糠?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保命人參散保命人參散用于咯痰帶血而出?!咎幏健咳藚?錢,白術3錢,茯苓1錢,炙甘草5分,橘紅8分,枳殼7分,桔梗7分,半夏7分,五味子7分,桑皮7分,黃芩1錢。【功能主治】咯痰帶血而出。【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四【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三大圣人參散大圣人參散用于和氣快膈,養(yǎng)胃生津液。主治頭昏體倦,胸膈不利,狀若感寒。大圣人參散--《雞峰》卷五【處方】白術3分,人參3分,白芷3分,葛根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甘草2錢,干姜2錢?!局品ā可蠟榧毮?。【功能主治】和氣快膈,養(yǎng)胃生津液。主治頭昏體倦,胸膈不利,狀若感寒。【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摘錄】《雞峰》卷五當歸人參湯當歸人參湯用于小兒變蒸,有寒無熱者。 當歸人參湯--《醫(yī)林纂要》卷九【處方】當歸2錢,肉桂1錢,木香1錢,甘草(炙)1錢,人參1錢?!竟δ苤髦巍啃鹤冋?,有寒無熱者?!居梅ㄓ昧俊棵糠?錢,加生姜、大棗,水煎服?!靖骷艺撌觥慨敋w滋陰而行于陽,以足其血;肉桂補命門而生肝木,以壯陽氣;木香宣達陽氣于上下;甘草以和其中,人參保安元氣,生姜補肝行陽氣,大棗補中厚脾土。涼膈散【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川大黃、樸消、甘草各20克,山梔子仁、薄荷葉(去梗)、黃芩各10克,連翹40克。 【主治】 上、中二焦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大便秘結,小便熱赤,以及小兒驚風,舌紅苔黃,脈滑數。 【正文】 用法:上研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葉7片,蜜少許。 功用:涼膈瀉熱。 禁忌:體虛患者及孕婦,忌用或慎用本方。 普濟消毒飲【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根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蠶2克,升麻2克。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正文】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于上焦,發(fā)于頭面所致。風熱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溫毒壅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里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wèi)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均為里熱熾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勢利導。疏散上焦之風熱,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當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熱解毒為主。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頭面熱毒為君。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為臣。玄參、馬勃、板藍根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郁結,共為佐藥。升麻、柴胡疏散風熱,并引諸藥上達頭面,且寓“火郁發(fā)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諸藥配伍,共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清胃散【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正文】 功用:清胃涼血。 用法: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禁忌: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方解: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循經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受傷,故牙宣出血,甚則牙齦潰爛;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俱為胃熱津傷之候。治宜清胃涼血。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fā),可宣達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fā)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歸養(yǎng)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藥。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于是循經外發(fā)諸癥,皆可因熱毒內徹而解。瀉白散【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主治】 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可用于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郁熱者。) 【正文】 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用法:上藥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本方藥性平和,尤宜于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熱之證。肺主氣,宜清肅下降,火熱郁結于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肺合皮毛,肺熱則外蒸于皮毛,故皮膚蒸熱;此熱不屬于外感,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故熱以午后為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fā)熱、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治宜清瀉肺中郁熱,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清瀉肺熱,平喘止咳,故以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炙甘草、粳米養(yǎng)胃和中以扶肺氣,共為佐使。四藥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點是清中有潤、瀉中有補,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其標,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其本,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郁熱,對小兒“稚陰”之體具有標本兼顧之功,與肺為嬌臟、不耐寒熱之生理特點亦甚吻合。左金丸【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黃連180克,吳茱萸30克。 【主治】 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音,舌紅苔黃,脈弦數。(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正文】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考原方比例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證是由肝郁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脈布于脅肋,肝經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郁之候?!端貑?至真要大論》說:“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然氣郁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結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氣條達,郁結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癥自愈竹葉石膏湯【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竹葉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麥門冬20克,人參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本方常用于流腦后期、夏季熱、中暑等屬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正文】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本方清涼質潤,如內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忌用。 方解: 本方證乃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熱病后期,高熱雖除,但余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余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干,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余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余熱,除煩止渴為君。人參配麥冬補氣養(yǎng)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甘草、粳米和脾養(yǎng)胃以為使。全方清熱與益氣養(yǎng)陰并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本方實為一首清補兩顧之劑,使熱清煩除、氣津得復,諸癥自愈,正如《醫(y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本方由白虎湯化裁而來。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本證為熱勢已衰,余熱未盡而氣津兩傷。熱既衰且胃氣不和,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竹葉除煩,半夏和胃。其中半夏雖溫,但配入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輸轉津液,使參、麥補而不滯,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傷寒論》中治“傷寒解后,虛瀛少氣,氣逆欲吐”證。在實際運用中,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對于暑溫病發(fā)熱氣津已傷者,尤為適合
7,傷寒論四大湯是哪些
調胃承氣湯,生用,白糖30克 :甘草(炙)4兩(12g)、破八片15g 干姜9g 炙甘草6g。四逆湯,干姜(炮)2兩(6g),清酒洗)甘草6克(炙)芒消15克:大黃12克(去皮。芍藥甘草湯,甘草10克:芍藥30克:附子一枚,去皮甘草干姜湯小柴胡湯組成: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姜(切)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大柴胡湯組成: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姜五兩(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一日三次。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guī)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張仲景撰于公元200-205!我建議咨詢當地臨床中醫(yī)科醫(yī)生就好了您好,經后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傷寒論》,在流傳的過程中,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謝謝。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
8,紫蘇同干姜煎服有何功效與作用
紫蘇葉 辛,溫。 紫蘇梗:味辛,性溫。 主治(功效):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 常用量5-1o克。 用 法: 1~3錢。 【注意事項】溫病及氣弱表虛者忌食。 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 干姜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應用】 1.腹痛,嘔吐,泄瀉。 本品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為溫暖中焦之主藥。 多與黨參、白術等同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等,如理中丸(《傷寒論》); 《外臺秘要》單用本品研末服,治寒邪直中臟腑所致腹痛; 常配高良姜,治胃寒嘔吐,如二姜丸(《和劑局方》); 可與黃芩、黃連、人參等同用,治上熱下寒,寒熱格拒,食入即吐者,如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傷寒論》); 治中寒水瀉,可單用為末服,亦可與黨參、白術、甘草等同用。 2.亡陽證。本品辛熱,入心、脾、腎經,有溫陽守中,回陽通脈的功效。 用治心腎陽虛,陰寒內盛所致亡陽厥逆,脈微欲絕者,每與附子相須為用,如四逆湯(《傷寒論》)。 3.寒飲喘咳。本品辛熱,入肺經,善能溫肺散寒化飲。 常與細辛、五味子、麻黃等同用,治寒飲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證,如小青龍湯(《傷寒論》)。 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用。紫蘇葉 辛,溫。 紫蘇梗:味辛,性溫。主治(功效):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干姜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應用:腹痛,嘔吐,泄瀉。本品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為溫暖中焦之主藥。紫蘇同干姜煎服主要是為了祛風寒,治感冒。
9,脈弦細舌淡紅苔白膩 肝郁脾虛消瘦黑眼圈藥方求解
脈細是氣血虛,有齒痕是因為舌體肥大引起,而舌體肥大是火旺引起,就是熱氣,所以出現尿黃,怕熱等癥,我的建議是梔子多加10克,在加20克知母,主要是清熱去火,我不是醫(yī)生 ,只是個吃了十多年中藥的AS患者,加不加隨便你消瘦、怕熱是熱證無疑!脈弦細該患者應該是有飲證!不過飲證可以先不管,我的建議是用大柴胡湯加量生石膏,應該有效!建議像這樣的雜證(方雜故證雜)多用經方,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我上面說的不對......脈細是氣血兩虛,脈弦細就應該是血虛或說是亡陰了。陽證得陰脈可是兇多吉少!回去想了想又翻了翻書認為傷寒論的白虎加桂枝人參湯比較貼切!希望能有所幫助!2014.7.19樓主有沒有興趣給大家跟進一下?匯報一下最新的治療成果?中醫(yī)的理論真是太復雜了,我現在再看這個病人的病情又有了不同的看法....搞笑吧!我現在認為是該患者是太陽、少陽合病。還雜有內虛的情況。舌淡紅、苔白膩,尿無力是陽虛,陰氣重的癥狀。小便黃熱、怕熱是太陽經受熱。惡心想吐是少陽樞轉之象??诳嘁矊偕訇枴6鄩粢仔咽顷幨荜枖_之象。脈弦細當是無胃氣,不知道有沒有根?如果略滑還是可治好的。此人可能年齡稍大,病癥外熱、內寒,陰陽交錯。極為兇險。方子還是上面的 白虎加桂枝人參湯 覺得比較好。唉~~~僅供參考。黑眼圈這可能是血液中沉積太多廢物的緣故。下眼瞼皮膚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顏色。想想最近有沒有感到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腎功能失調,也會讓眼周變黯沉。澳大利亞醫(yī)學專家說,少熬夜、多吃全麥食品是消除黑眼圈的最好辦法!呵呵,每個醫(yī)生水平不一,針對的主要癥狀也不一樣,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我的意見是,先疏肝,泄熱。 柴胡疏肝散+石膏(前提是你感覺自己現在是想喝冷水)多注意飲食,祝早日康復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