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人參是補氣的,用于氣虛證最合適。陰陽兩虛證是不適合的。 具體地說,眾多古代醫(yī)書典籍上記載,人參性平,味甘,微苦。 功效應(yīng)用如下: 1. 大補元氣:適于元氣虛脫。 a. 氣虛欲脫,癥見面色蒼白,心悸不安,虛汗不止,脈微欲絕者。 b. 氣脫亡陽,上面癥狀兼有冷汗淋漓,四肢不溫。每與附子同用。 2. 補脾益肺:可治脾,肺氣虛。 a. 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無力,嘔吐泄瀉,舌淡脈緩。 b. 肺氣不足,咳喘乏力,動則益甚,自汗脈虛,易感風(fēng)寒。 3. 生津止渴:用于津傷口渴,消渴。 a. 津傷口渴,熱傷氣陰,身熱煩渴,汗出體倦,脈大無力,每與石膏、知母同用。 b. 內(nèi)熱消渴,煩渴不止,脈數(shù)無力,屬內(nèi)熱而氣陰不足者。常與養(yǎng)陰清熱藥同用。 4. 安神增智:主治氣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養(yǎng)心安神藥。 此外,還可用治血虛、陽痿及正虛邪盛,均取本品氣旺生血,氣旺陽自強及扶正祛邪之功。 人參的吃法很多:在中藥內(nèi)可入湯煎服,也可入丸藥吞服,還可浸酒分飲。日常服法可研成粉末裝入糯米膠囊內(nèi),空腹服1.5至3克。 服用單味人參時,最好隔水燉,燉前以濕布包裹人參,待參條回軟后,把人參切成薄片。把切片人參3克,放入瓷碗中,加水半碗,隔水燉30分鐘即可服用,服湯后的人參片再可燉兩次飲服,為了避免浪費,最后帶湯連渣一起吃下。值得指出的是參汁燉好后,不要急于揭開蓋,應(yīng)待其自然降溫,待參汁稍涼時服。 在服參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及蘿卜等物,忌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