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千金方,千金方是誰的著作
發(fā)布時間:2022-12-06 05:27
編輯:網絡
點擊:727
本文目錄一覽千金方是誰的著作2,千金方是什么簡單概述3,有沒有姐妹們淘寶網上中醫(yī)千金方開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處方效果怎4,孫思邈的千金方的具體內容是什么5,孫思邈將他的醫(yī)學著作定名為千金方是因為什么6,中醫(yī)的千金方到底是個什么學問啊求助7……
本文目錄一覽
1,千金方是誰的著作
唐朝的孫思邈寫的,他被稱為藥王,他家鄉(xiāng)的一座山被稱為藥王山
2,千金方是什么簡單概述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書于652年。作者孫思邈。方濟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書。
《備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現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種,大致可分為兩類。
此書30卷本內容,卷1為醫(yī)學總論,包括醫(yī)學倫理、本草、制藥等;卷2~4為婦科病;卷5為兒科病;卷6為七竅??;卷7~8論諸風腳氣;卷9~10為傷寒;卷11~20為臟腑病論;卷21論消渴淋閉諸癥;卷22為瘡腫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論解毒并雜治;卷25為備急諸術;卷26~27系食治并養(yǎng)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含方論5300余首,創(chuàng)分證列方的編寫體例。
書中系統(tǒng)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yī)學成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遍涉臨床各科及針灸、食療、藥物、預防、衛(wèi)生保健等。該書有述有作,驗方經方兼?zhèn)洌侵袊谝徊坷矸ǚ剿幘闳尼t(yī)學巨著,是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后,中國醫(y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yī)學百科全書。
3,有沒有姐妹們淘寶網上中醫(yī)千金方開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處方效果怎
沒用過,還是到醫(yī)院經醫(yī)生開藥用著放心!盆腔炎其實不是很嚴重啊,我是用塞的藥就好了,。用了2盒就好了,沒必要去吃中藥?。?!
我感覺很好,是直接給我們開處方的,讓我們自己去抓藥的,我的慢性盆腔炎就在這里治療好的,醫(yī)生人也有醫(yī)德。我朋友之前都說網上的東西不能相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開的處方。我還把處方拿給老中醫(yī)看,老中醫(yī)說方子很好,我才開始熬藥。不過,重要還是效果,吃了一個多月,我感覺小腹沒有之前那么痛,難受。才一直堅持下來,不然中藥那么苦,沒有效果誰會一直喝。我吃了四個療程現在已經停藥,去醫(yī)院檢查已經沒有盆腔炎了。淘寶店鋪中醫(yī)千金方的醫(yī)生讓我現在主要保養(yǎng)就可以,不用吃藥了!你可以去看看,我說的是我的治療情況,你可以咨詢一下,覺得不錯,你讓他幫你治療!祝你早日和我一樣康復!
4,孫思邈的千金方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綜合性臨床醫(yī)著。本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后世醫(yī)家影響極大。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于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于危殆,價值更當勝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為書名,簡稱《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經義析為93卷者,內容同。唐代孫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約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是感于當時的方藥本草部秩浩繁,倉卒間求檢不易,乃博采群經,刪繁去復,并結合個人經驗而撰成 。卷 1醫(yī)學總論及本草、制藥等;卷2~4婦科??;卷5兒科?。痪?七竅??;卷7~10諸風、腳氣、傷寒;卷11 ~20系按臟腑順序排列的一些內科雜病;卷21消渴、淋閉等癥 ;卷22疔腫癰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雜治;卷25備急諸術;卷26~27食治并養(yǎng)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傆?33門,合方論5300首。書中所載醫(yī)論、醫(yī)方較系統(tǒng)地總結了自《內經》以后至唐初的醫(yī)學成就,是一部科學價值較高的著作。1949年后有影印本。
該書第一卷為總論,內容包括醫(yī)德、本草、制藥等;再后則以臨床各科辨證施治為主,計婦科2卷,兒科1卷,五官科1卷,內科15卷(其中10卷按臟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養(yǎng)生2卷,脈學1卷及針灸2卷。共計233門,方論5300首。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y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yī)精誠》、《大醫(yī)習業(yè)》,是中醫(y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臟腑寒熱虛實為綱,與現代醫(yī)學按系統(tǒng)分類有相似之處;其中將飛尸鬼疰(類似肺結核?。w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jié)結核)好發(fā)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c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準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準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后世醫(yī)學家所重視?!肚Ы鹨健愤€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5,孫思邈將他的醫(yī)學著作定名為千金方是因為什么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yī)學、衛(wèi)生學相結合,把養(yǎng)生學也作為醫(yī)療內容。認為人
到暮年,體態(tài)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變化。欲求長壽,須注意飲食起居等養(yǎng)生之道。他
在《千金要方·養(yǎng)性序第一》中特別強調老年人“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
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臥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饑而食,食不
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并“兼之以導引、行氣”及“房中補益”之術。
他對人之衰老過程和表現,心理特征和變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醫(yī)療等都有全面的
觀察和深透的分析。
認為老年人當從事諸如調氣、按摩、導引、行氣以及散步等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
從而豐富了道教內修的內容與方法,并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認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懸邈,云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但他把煉丹作為制藥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救急濟危。他煉制的“太一神精丹”,即
“主客忤霍亂,腹病脹滿,尸餫e惡風,癲狂鬼語,盅毒妖魅,溫癥”。
史載其著作計三十余種,唯多亡佚?,F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
系我國著名醫(yī)學著作。其他如《攝養(yǎng)論》《太清丹經要訣》《枕中方》等數種,尚有部
分佚文可見。
孫思邈把醫(yī)為仁術的精神具體化。他在其所著的《大醫(yī)精誠 》一書中寫道:“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貧富,長幼研繭,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借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y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夫大醫(yī)之體……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醞祿兼陳,看有若無。夫為醫(y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y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yī)人之膏肓也?!鄙鲜龅牧攘绕Z,已將孫思邈的高尚醫(yī)德情操,展示在人們面前。孫氏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干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將他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兩部書的成就在于:首先對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有很深的研究,為后世研究《傷寒雜病論》提供了可*的門徑,尤其對廣義傷寒增加了更具體的內容。他創(chuàng)立了從方、證、治三方面研究《傷寒雜病論》的方法,開后世以方類證的先河?!肚Ы鹨健肥俏覈钤绲尼t(yī)學百科全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 藥齊備。一類是典籍資料,一類是民間單方驗方。廣泛吸收各方面之長,雅俗共賞,緩急相宜,時至今日。很多內容仍起著指導作用,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確實是價值千金的中醫(yī)瑰寶?!肚Ы鹨健肥菍Ψ絼W發(fā)展的巨大貢獻。書中收集了從張仲景時代直至孫思邈的臨床經驗,歷數百年的方劑成就,在閱讀仲景書方后,再讀《千金方》,真能大開眼界,拓寬思路,特別是源流各異的方劑用藥,顯示出孫思邈的博極醫(yī)源和精湛醫(yī)技。后人稱《千金方》為方書之祖。
孫氏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干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將他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6,中醫(yī)的千金方到底是個什么學問啊求助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中醫(yī)學家與養(yǎng)生大家。今天,孫思邈《千金方》中許多醫(yī)學記載足以讓我們傾倒:(1)他主張?zhí)悄虿∈朝煹谝?,并記載可以因此治愈。2009年當代醫(yī)學家聶文濤用食物訓練技術康復了1型糖尿病;(2)他記載了胡蘿卜治療夜盲癥。1920年英國科學家曼俄特正式命名維生素A,缺乏后會導致夜盲癥;(3)首創(chuàng)導尿技術。孫思邈(541或581~682),是真正的百歲老人。在他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很多飲食保健方面的論述,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 一、重視飲食保健孫思邈在古代那種戰(zhàn)亂頻繁物質貧乏的艱苦條件下,能壽超百歲,關鍵之一就是他非常重視飲食和保健。他在《千金要方》中明確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養(yǎng)生也?!痹诩膊》乐芜^程中,孫思邈還非常重視食療,他指出:“夫為醫(yī)者,當須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二、主張饑飽適度人在大饑大渴時,最容易一次吃得過飽或飲水過多,從而使胃腸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孫思邈認為饑飽一定要適度,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本褪欠乐桂嚥粨袷?、渴不限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遇到饑渴難耐的情況,則應當緩緩進食,慢慢飲水,才能避免身體受到傷害。三、反對暴飲暴食孫思邈認為.每次進食均不宜過量,若暴飲暴食,則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誘發(fā)疾病。他說:“凡常飲食,每令節(jié)儉,若貪味多餐,臨盤大飽,食訖,覺腹中脹氣,或致暴疾……”這種認識與《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觀點相同。孫思邈還特別主張晚餐不可過飽,他說:“夜勿過醉飽食”、“須知一日之忌,暮無飽食”四、吃飯定時定量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飲食以時,饑飽得中,”講的就是吃飯要定時定量,這對維持胃腸正常功能、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性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則難消也。常欲令如飽中饑,饑中飽耳?!边@種飲食適量而止,常處于不饑不飽的節(jié)食理論,與現代科學所主張的“少量多餐”和適當節(jié)食有利健康長壽的觀點是相同的。五、反對勉強進食孫思邈主張:“莫強食,莫強酒”。不論那種情況,只要沒有食欲就不應勉強進食,否則不但營養(yǎng)不能被充分吸收,還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他認為應該“先饑而食,先渴而飲”。六、三餐飲食宜溫孫思邈認為人的三餐飲食宜溫不宜太熱太涼。因為胃喜暖而惡寒,生冷、涼食宜少吃,特別是體虛胃寒者和老年人、兒童等若不加節(jié)制,則會損害脾胃之陽,引起腹痛、腹瀉等癥。飲食太燙則會灼傷咽候、食道與胃的黏膜,據有關報道,食道癌高發(fā)地區(qū)與長期飲太燙的開水和喝熱粥有關。所以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主張飲食宜“熱無灼唇,冷無冰齒”。七、饑飽不可即睡孫思邈認為飽食之后不宜馬上睡臥,否則容易停食有害健康。正如他在《千金要方》中說:“飽食即臥,乃生百病,不消成積聚。”孫思邈也反對饑餓時入睡,認為“不食即臥,令人心虛、多汗、多夢?!边@與《內經》中“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認識是一致的。此外,孫思邈“食畢當嗽口數過”“饑忌浴”與重視“飲食禁忌”等主張對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綜合性臨床醫(yī)著。本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后世醫(yī)家影響極大。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于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于危殆,價值更當勝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為書名,簡稱《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經義析為93卷者,內容同。唐代孫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約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同一個病人,100個中醫(yī)有100個“診斷”, 同一個診斷,100個中醫(yī)有100個“方子”, 同一個方子,100個中醫(yī)有100個“解釋”! 100%的中醫(yī)知道中醫(yī)是偽科學,幾乎 100%的西醫(yī)不知道中醫(yī)是“純巫術”!幾乎100%的“純中藥”暗地里偷著摻西藥!100%的中醫(yī)是100%的騙子,騙100%的病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國人從小就生長在烏煙瘴氣、徹頭徹尾的“巫文化”中卻渾然不知,還洋洋自得!
7,誰有孫思邈千金方序言的全文
綜合性臨床醫(yī)著。本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后世醫(yī)家影響極大。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于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于危殆,價值更當勝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為書名,簡稱《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經義析為93卷者,內容同。唐代孫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約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是感于當時的方藥本草部秩浩繁,倉卒間求檢不易,乃博采群經,刪繁去復,并結合個人經驗而撰成 。卷 1醫(yī)學總論及本草、制藥等;卷2~4婦科??;卷5兒科?。痪?七竅??;卷7~10諸風、腳氣、傷寒;卷11 ~20系按臟腑順序排列的一些內科雜??;卷21消渴、淋閉等癥 ;卷22疔腫癰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雜治;卷25備急諸術;卷26~27食治并養(yǎng)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傆?33門,合方論5300首。書中所載醫(yī)論、醫(yī)方較系統(tǒng)地總結了自《內經》以后至唐初的醫(yī)學成就,是一部科學價值較高的著作。1949年后有影印本。 該書第一卷為總論,內容包括醫(yī)德、本草、制藥等;再后則以臨床各科辨證施治為主,計婦科2卷,兒科1卷,五官科1卷,內科15卷(其中10卷按臟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養(yǎng)生2卷,脈學1卷及針灸2卷。共計233門,方論5300首。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y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yī)精誠》、《大醫(yī)習業(yè)》,是中醫(y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臟腑寒熱虛實為綱,與現代醫(yī)學按系統(tǒng)分類有相似之處;其中將飛尸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jié)結核)好發(fā)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準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準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后世醫(yī)學家所重視。《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千金方是第一個,備急千金方《備急千金要方》序夫清濁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 落,萬物淳樸,無得而稱。燧人氏出,觀斗極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畫八卦、立庖廚,滋味既興, 瘵萌起。大圣神農氏憫黎元之多疾,遂嘗百藥以救療之,猶未盡善。黃帝受命,創(chuàng)制九針,與方士岐伯、雷公之倫,備論經脈,旁通問難,詳究義理,以為經論,故后世可得根據而暢焉。春秋之際,良醫(yī)和緩,六國之時,則有扁鵲,漢有倉公,仲景,魏有華佗,并皆探賾索隱,窮幽洞微,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晉宋以來,雖復名醫(yī)間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縱逸,有闕攝養(yǎng)所致耳。余緬尋圣人設教,欲使家家自學,人人自曉。君親有疾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詭詐,倚傍圣教而為欺 ,遂令朝野士庶咸恥醫(yī)術之名。多教子弟誦短文,枸小策,以求出身之道。醫(yī)治之術,闕而弗論,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賢之本意。吾幼遭風冷,屢造醫(y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所以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至于切脈診候,采藥合和,服餌節(jié)度,將息避慎,一事長于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至于弱冠,頗覺有悟,是以親鄰國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在身之患,斷絕醫(yī)門,故知方藥本草不可不學。吾見諸方部帙浩博,忽遇倉猝,求檢至難,比得方訖,疾已不救矣。嗚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墮學之昏愚,乃博采群經,刪裁繁重,務在簡易,以為《備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雖不能究盡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過半矣。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為名也。未可傳于士族,庶以貽厥私門。張仲景曰∶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而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務,崇飾其末,而忽棄其本,欲華其表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進不能愛人知物,退不能愛躬知己,卒然遇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后震栗。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戇若游魂,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究歸天,束手受敗。 百年之壽命,將至貴之重器,委付庸醫(yī),恣其所措,咄嗟喑嗚,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幽潛重泉,徒為涕泣。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自棄若是,夫何榮勢之云哉。此之謂也。千金翼方序原夫神醫(yī)秘術,至賾參于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于真畛。知關 玄牡,駐歷之效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稽炎農于紀 ,資太一而返營魂。鏡軒后于遺編,事歧伯而宣藥力,故能嘗味之績,郁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y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擬斯壽于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于龜鶴,詎可蠲 。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若其業(yè)濟含靈,命懸茲乎,則有越人徹視于腑臟,秦和動達于膏肓,仲景候色而驗眉,元化刳腸而湔胃,斯皆方軌迭跡,思韞入神之妙;極變探幽,精超絕代之巧。晉宋方技既其無繼,齊梁醫(yī)術曾何足云。若夫醫(y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際,意析毫芒之里。當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數之所在,言不能諭。然則三部九候,乃經絡之樞機。氣少神余,亦針刺之鈞軸。況乎良醫(y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心考錙銖,安假懸衡之驗,敏同機駭,曾無掛發(fā)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是故先王鏤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匱,豈不以營迭至道括囊真頤者歟。余幼智蔑聞,老成無已。才非公干,夙嬰沉疾。德異士安,早纏 瘵。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徇經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藥餌。酌華公之錄帙,異術同窺。采葛生之玉函,奇方畢綜。每以為生者兩儀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氣。氣化則人育,伊芳人稟氣而存。德合則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處物為靈,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由檢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號曰千金,可以濟物攝生,可以窮微盡性。猶恐岱山臨目,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遺玉石之響。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學。譬 之相濟,運轉無涯。等羽翼之交飛,摶搖不測。矧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之辭;玄文奧矣,陸績增玄翼之說?;蜓厮沽x,述此方名矣。貽厥子孫,永為家訓。雖未能譬言中庶,比潤上池,亦足以慕遠測深,稽門叩鍵者哉。倘經目于君子,庶知余之所志焉。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