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最好的中草藥,哪種降壓的中藥材最好
發(fā)布時間:2022-12-06 06:31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464
本文目錄一覽哪種降壓的中藥材最好2,有哪些中藥材是降壓效果比較好的3,降壓效果好的中藥4,降壓中草藥有哪些越全越好謝謝5,什么中藥降血壓效果好6,什么中藥降血壓好7,有哪些中藥的降壓藥哪種降壓的中藥材最好杜仲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本文目錄一覽
1,哪種降壓的中藥材最好

2,有哪些中藥材是降壓效果比較好的

3,降壓效果好的中藥
:成份:由雞腿蘑、密環(huán)菌、絞股蘭等復方組成。適用于:美尼爾綜合癥、心悸、心率不齊、心臟擴大、心臟病、心肌梗塞、高血 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癲癇、偏頭疼、頭疼、偏癱中風、神經(jīng)衰弱、失眠、精 神抑郁、憂郁癥。經(jīng)常服用對調(diào)整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有獨特的作用。這個效果很好。你的問題注意飲食,補充點油麥菜、羅漢菜、刀豆、大棗、山楂等閑時不要忘記玩太極劍、玩玩氣功、倒步走等60天前小姨去醫(yī)院,檢查需要住院。大家嚇了一跳,有位老中醫(yī)說這種效果的確很好,小姨就吃那種食品九十天后,小姨氣色很好。這是給出的地址 http://url.cn/77oCgr ?fz純手工打造哦
4,降壓中草藥有哪些越全越好謝謝
降壓草藥很多的,但是也要辨證治療,中藥的作用不同與西藥的,姑且例舉幾味吧。鉤藤、菊花、石決明、珍珠母、代赭石、黃芩、元參、牛膝、山楂、葛根、川芎、赤芍、磁石、丹參、決明子、豨薟草、地龍、白蒺藜、鬼針草、益母草、羅布麻等,還有很多的。中成藥可用丹參,羅布麻(1)葛根 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 清熱解毒,有降低血壓作用,治療高血壓病,可以單味煎服,亦可與夏枯草、草決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結,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肝熱證候者,可配伍決明子、黃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于肝經(jīng)實熱的高血壓病,有消除眩暈、頭痛、口苦、心煩等癥狀的作用,常與鉤藤、草決明同用,每次9~12克。 (5)鉤藤 平肝熄風清熱,可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等癥,常與石決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 平肝熄風,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常與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為濕痰眩暈可配用半夏、白術、茯苓等健脾燥濕藥物,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每次9~12克?! ?7)石決明 平肝潛陽,適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證,常與菊花、白芍、生龍骨、生牡蠣同用,每次30~45克?! ?8)地龍 熄風,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于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多復方使用,每次10~20克?! ?9)羅布麻葉 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等癥狀有良好作用。以單味代茶飲用,每次6~10克?! ?10)臭梧桐 祛風除濕降血壓,復方單味皆可,每次10~20克?! ?11)川芎 性味辛溫,可祛風活血止痛,主要適用于頭身疼痛以及血瘀氣滯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及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病與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12)桑寄生 祛風濕,補肝腎,養(yǎng)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癥血不養(yǎng)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軟等癥,亦常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治療,每次10~15克。 此外,根據(jù)國內(nèi)外報道,有一定降壓效果的中草藥還有杜仲、丹皮、黃連,通過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用量各10克,黃連減半。青木香通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阻滯作用而降壓,常用量為10 克。
5,什么中藥降血壓效果好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應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產(chǎn)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特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同時經(jīng)常飲用山楂茶,對于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其飲用方法為,每天數(shù)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 荷葉茶:中醫(yī)實踐表明,荷葉的浸劑和煎劑具有擴張血管、清熱解暑及降血壓之效。同時,荷葉還是減脂去肥之良藥。治療高血壓的飲用方法是:用鮮荷葉半張洗凈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后當茶飲用。 槐花茶:將槐樹生長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開水浸泡后當茶飲用,每天飲用數(shù)次,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同時,槐花還有收縮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烏茶:首烏具有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飲首烏茶療效十分明顯。其制作方法為取制首烏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后,待溫涼后當茶飲用,每天一劑。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之效,對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等癥狀有較好的緩解功效。經(jīng)常飲用葛根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療效,其制作方法為將葛根洗凈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當茶飲用。 蓮子心茶:所謂蓮子心是指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胚芽,其味極苦,但卻具有極好的降壓去脂之效。用蓮心12克,開水沖泡后當茶飲用,每天早晚各飲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壓外,還有清熱、安神、強心之特效。 決明子茶:中藥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經(jīng)常飲用決明子茶有治療高血壓之特效。每天數(shù)次用15—20克決明子泡水當茶飲用,不啻為治療高血壓、頭暈目眩、視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藥桑寄生為補腎補血要劑。中醫(yī)臨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湯代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鐘后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須茶:玉米須不僅具有很好的降血壓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瀉、止血、利尿和養(yǎng)胃之療效。泡茶飲用每天數(shù)次,每次25—30克。在臨床上應用玉米須治療因腎炎引起的浮腫和高血壓的療效尤為明顯好像沒有定數(shù),中藥降壓講究綜合辯證的,舉個例子黃芪一般具有保鈉作用所以可以升高血壓,但是在復方中隨著用量的變化,黃芪又表現(xiàn)出一定的降壓作用?,F(xiàn)在西學中的人降壓一般用平肝潛陽、重鎮(zhèn)安神類中藥,很少辯證,效果不好,已經(jīng)步入誤區(qū)了。
6,什么中藥降血壓好
能降血壓的中草藥大公開 ! 葛根: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野菊花:清熱解毒,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可單味煎服,亦可與夏枯草、草決明同用。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且伴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癥狀。黃芩:清熱解濕,瀉火解毒,對于肝經(jīng)實熱的高血壓病,有消除眩暈、頭痛、口苦、心煩的作用。 鉤藤:平肝熄火清熱,可用與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通、目赤等癥。天麻:平肝熄火,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 石決明:平肝潛陽,使用于陽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癥。地龍:熄風、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于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 羅布麻葉: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等癥狀有良好的作用。臭梧桐:祛風除濕降血壓,復方單味皆可用。川:性味辛溫,可祛風活血止痛,主要適用于頭身疼痛以及血瘀氣滯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臨床報道與利血平合用治療高血壓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 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養(yǎng)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癥血不養(yǎng)筋、肝腎不足所引起的筋骨萎弱、腰膝酸軟等癥,亦常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的治療。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病是因情志內(nèi)傷、飲食不節(jié)、勞倦損傷,或因年老體衰,腎精虧損等導致臟腑陰陽平衡失調(diào),風火內(nèi)生,痰淤交阻,氣血逆亂所致。治療時通常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肝陽上亢型表現(xiàn)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目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治療宜用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 2.肝腎陰虛型表現(xiàn)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痛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辨證要點。治療宜用滋補肝腎、養(yǎng)陰填精法。方用杞菊地黃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調(diào)血脂和抗動脈硬化的功效,適于腎性高血壓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時脾胃虛弱、食少、大便稀爛的患者要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選用。3.陰陽兩虛型表現(xiàn)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軟、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脈沉細為辨證要點。治療宜用滋陰助陽法。方用金匱腎氣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能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保護內(nèi)皮細胞功能,改善微循環(huán),并通過調(diào)節(jié)高級神經(jīng)活動而起到降血壓作用。用該方出現(xiàn)口干、咽痛、發(fā)熱等癥狀則要停用。 4.痰濁中阻型表現(xiàn)此證多見于肥胖型高血壓病患者。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脹、沉重如裹、胸悶多痰、肢體沉重麻木、苔膩、脈滑為辨證要點。治療宜用化痰祛濕、健脾和胃法。方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半夏白術天麻湯能有效改善痰濁中阻型高血壓患者的血脂代謝,使患者血脂代謝正常,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增強血管彈性,從面使血壓趨于正常。用該方出現(xiàn)口干喜飲,五心煩熱等癥狀則要停用。5.淤血阻滯型表現(xiàn)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痛如刺、痛有定處、胸悶心悸、舌質(zhì)紫暗、脈細澀為辨證要點。治療宜活血化淤、理氣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湯(桃仁、紅花、當歸、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該證型多見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多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湯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和血液流變性的作用,通過擴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該方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比如高血壓并發(fā)腦出血者則要停用。6.沖任失調(diào)型表現(xiàn)本證多見婦女更年期前后,血壓不穩(wěn)定,多隨情緒變化而波動。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痛、心煩易怒、兩脅脹痛、舌質(zhì)紅、脈弦細為辨證要點。治療宜用滋補肝腎、調(diào)和沖任法。方用二仙湯(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當歸、知母、黃柏)。研究表明更年期高血壓是婦女更年期中的一個主要病證,二仙湯由壯陽與滋陰益精藥合用,其既能溫補腎陽,又能滋陰益精,濡養(yǎng)沖任,諸藥合用,直達病所而獲降壓效果。用該方出現(xiàn)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等癥狀則要停用。
7,有哪些中藥的降壓藥
葛根 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每次 15~30克?! ∫熬栈ā∏鍩峤舛荆薪档脱獕鹤饔茫委煾哐獕翰?,可以單味煎服,亦可與夏枯草、草決明同用,每次10~15克?! ∠目莶荨∏甯位?,散郁結,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肝熱證候者,可配伍決明子、黃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S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于肝經(jīng)實熱的高血壓病,有消除眩暈、頭痛、口苦、心煩等癥狀的作用,常與鉤藤、草決明同用,每次9~12克?! °^藤 平肝熄風清熱,可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等癥,常與石決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炻椤∑礁蜗L,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常與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為濕痰眩暈可配用半夏、白術、茯苓等健脾燥濕藥物,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每次9~12克?! ∈瘺Q明 平肝潛陽,適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證,常與菊花、白芍、生龍骨、生牡蠣同用,每次30~45克?! 〉佚垺∠L,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于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多復方使用,每次10~20克?! ×_布麻葉 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等癥狀有良好作用。以單味代茶飲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風除濕降血壓,復方單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溫,可祛風活血止痛,主要適用于頭身疼痛以及血瘀氣滯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及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病與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風濕,補肝腎,養(yǎng)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癥血不養(yǎng)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軟等癥,亦常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治療,每次10~15克。 此外,根據(jù)國內(nèi)外報道,有一定降壓效果的中草藥還有杜仲、丹皮、黃連,通過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用量各10克,黃連減半。青木香通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阻滯作用而降壓,常用量為10克。葛根 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每次15~30克?! ∫熬栈ā∏鍩峤舛?,有降低血壓作用,治療高血壓病,可以單味煎服,亦可與夏枯草、草決明同用,每次10~15克?! ∠目莶荨∏甯位?,散郁結,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肝熱證候者,可配伍決明子、黃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S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于肝經(jīng)實熱的高血壓病,有消除眩暈、頭痛、口苦、心煩等癥狀的作用,常與鉤藤、草決明同用,每次9~12克?! °^藤 平肝熄風清熱,可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等癥,常與石決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風,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常與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為濕痰眩暈可配用半夏、白術、茯苓等健脾燥濕藥物,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每次9~12克?! ∈瘺Q明 平肝潛陽,適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證,常與菊花、白芍、生龍骨、生牡蠣同用,每次30~45克?! 〉佚垺∠L,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于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多復方使用,每次10~20克?! ×_布麻葉 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等癥狀有良好作用。以單味代茶飲用,每次6~10克?! 〕粑嗤§铒L除濕降血壓,復方單味皆可,每次10~20克?! 〈ㄜ骸⌒晕缎翜?,可祛風活血止痛,主要適用于頭身疼痛以及血瘀氣滯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及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病與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風濕,補肝腎,養(yǎng)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癥血不養(yǎng)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軟等癥,亦常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治療,每次10~15克。 此外,根據(jù)國內(nèi)外報道,有一定降壓效果的中草藥還有杜仲、丹皮、黃連,通過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用量各10克,黃連減半。青木香通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阻滯作用而降壓,常用量為10克。1、羅布麻:味淡澀性驚,有平肝降壓、清熱利尿、平肝熄風的作用,用于肝陽上亢或肝熱型高血壓癥,對頭暈頭痛、煩躁失眠、頭脹失眠等癥狀有良好的作用。,可單用本品以開水泡汁作飲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鉤藤同服。 2、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火,散郁結。有清肝瀉火、疏肝散結、化痰、降壓作用。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且伴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癥狀。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壓病屬肝熱、陽亢者。 3、鉤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作用,對高血壓引起的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頭脹癥狀療效較好。為中醫(yī)治療高血壓藥方劑中的常用藥,可與夏枯草、菊花等配伍應用。 4、天麻:天麻性甘,平。平肝熄火,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高血壓病頭痛、眩暈等癥。長于熄肝風、平肝陽、祛風通絡。天麻的作用可歸結為“三抗、三鎮(zhèn)、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 5、杜仲:性味甘溫,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功效,與石決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壓,且對體虛之人降血壓無寒涼之弊。 6、決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平肝潛陽,潤腸通便,使用于陽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癥。對于防治血管硬化與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有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及血壓功效,對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適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常與生地、白芍、鉤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適用于高血壓頭暈頭痛者。 7、茺蔚子:本品為益母草的果實,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調(diào)經(jīng)、涼肝明目和降血壓,常與決明子、生地、鉤藤等配用。 8、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單用或配伍其它降壓中藥內(nèi)服。 9、地龍:即蚯蚓,性咸味寒,有熄風、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之功效,適用于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是良好的降壓作用,服法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開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藥使用。 10、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臨床用于高血壓病,可降血壓及改善毛細血管脆性。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同時,槐花還有收縮血管、止血等功效。 11、葛根:味甘辛性涼,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報道用于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單用降壓,效果不夠明顯,現(xiàn)在用葛根降壓片(葛根、鉤藤等)治療高血壓病,降壓效果明顯,對高血壓引起的腦病,頭痛、頭暈、肢麻、耳鳴等癥狀有良效。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