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風寒感冒中藥秘方,寶寶風寒感冒偏方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3-05-12 09:32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997
本文目錄一覽寶寶風寒感冒偏方是什么2,小孩受了風寒咳嗽用什么偏方比較好3,急求治小兒風寒感冒的金沸散藥方請具體點4,中醫(yī)如何治療小兒感冒5,小兒感冒會氣喘有什么偏方寶寶風寒感冒偏方是什么感冒期間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冷飲。有……
本文目錄一覽
1,寶寶風寒感冒偏方是什么
感冒期間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冷飲。有發(fā)熱的要多飲熱水,湯藥應熱服,小年齡孩子發(fā)熱時,不要裹太多衣物,防止散熱不暢而引發(fā)高熱抽痙。
風寒感冒可以用蔥白10克、豆豉15克、生姜3片,水煎熱服,取微微汗出即可。
風熱感冒,可以取山楂10克、銀花30克加水煎煮,取汁,調(diào)入蜂蜜,隨時飲用。
咳嗽痰多的,頻頻飲用白蘿卜湯,可以起到化痰作用。
咽喉腫痛的,可細嚼慢咽新鮮蘆薈,清利咽喉。
用醋在室內(nèi)熏蒸1次,每次20分鐘,能祛除居室內(nèi)的病毒。
2,小孩受了風寒咳嗽用什么偏方比較好
朋友您好,寶寶咳嗽是由于著涼 風寒感冒引起??梢苑妙^孢克洛顆粒 風寒咳嗽顆粒 半夏止咳糖漿治療,療效較好。平時多給寶寶喝水,清淡飲食,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著涼。根據(jù)你說的癥狀治療應該疏風散寒,止咳,可以中藥調(diào)理看看,射干麻黃湯加減,飲食以清淡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
3,急求治小兒風寒感冒的金沸散藥方請具體點
金沸散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金沸草為旋復花梗,近代用其花。故該方由旋復花、麻黃、前胡各三兩,荊芥四兩,甘草、姜半夏、赤芍、白芍各一兩組成。用法:為粗末,每服3錢,加生姜三片,棗一個,水煎,不拘時服。主治:外感風寒,咳嗽喘滿,痰延不利。
陳修園《醫(yī)學從眾錄》云:“輕則六安煎,重則金沸散”。
江爾遜江老用此方臨床治咳嗽,無論新久,無論外感內(nèi)傷,無論表里寒熱虛實,常常變散劑為湯劑,以之加減化裁。我行醫(yī)11年,習用之,效果不錯,特整理如下:
1. 喉癢咳嗽不爽,似燥咳而實非者,加桔梗
2. 風熱咳嗽去荊芥、前胡,合桑菊飲
3. 燥熱咳嗽去荊芥、前胡,合貝母瓜蔞散
4. 痰多而清稀,合二陳湯
5. 痰黃而挾熱,加黃芩,或者合瀉白散
6. 兼喘合三拗湯
7. 痰壅氣促,上盛下虛,去荊芥、前胡,合蘇子降氣湯
8. 咳嗽日久,無明顯外證,合止嗽散
9. 脾胃虛弱,合五味異功散或六君
10. 反復感冒者,合玉屏風散
4,中醫(yī)如何治療小兒感冒
一.風寒束表治則: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主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加減:頭痛明顯,加葛根10克、白芷10克;咳嗽痰多,加杏仁10克、象貝10克;發(fā)熱不退,加淡豆鼓10克、蘇葉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發(fā)散風寒,疏解表邪,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代表方。方中荊芥、防風辛溫解表,羌活、獨活發(fā)汗驅邪,柴胡和解透邪,薄荷芳香宣透,前胡、桔梗宣肺止咳利咽,川芎活血祛風,權殼疏理氣機。
處方舉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羌活10克 柴胡6克 前胡10克 薄荷6克(后下)生姜3片 杏仁10克 桔梗3克 甘草6克
二.風熱襲表治則: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主方:銀翹散加減。
加減:壯熱不退,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15克;
頭痛而脹,加蔓荊子10克、菊花10克;咳嗽痰多,加杏仁10克、象貝10克;咽紅目赤,加板藍根30克、貫眾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為本方之主藥,輔以竹葉清熱,薄荷、淡豆鼓、荊芥辛涼解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喉,而蘆根則清熱生津。
處方舉例:
銀花10克 連翹10克 淡豆豉10克 荊芥10克 薄荷 6克(后下)牛蒡子 10克 前胡 6克板藍根30克 桔梗3克 甘草6克
三.外寒內(nèi)熱治則:解表祛風,清熱利咽。
主方:柴葛解肌湯加減。
加減:汗出不暢,加荊芥10克、蘇葉10克;咳嗽痰黃,加桑白皮10克、魚腥草30克;咽紅腫痛,加牛蒡子10克、板藍根30克;大便秘結,加全瓜萎10克、火麻仁10克。
主方分析:本方治外感發(fā)熱,表寒未解,里熱已盛。柴胡、葛根解肌清熱,為方之主藥,輔以羌活、白芷解表止痛,黃芩、生石膏清肺之熱,桔梗利咽化痰,芍藥、甘草和營泄熱。
處方舉例:
柴胡6克 葛根10克 羌活10克 白芷6克生石膏30克 黃芩10克 板藍根30克 薄荷6克(后下)桔梗3克 甘草6克
5,小兒感冒會氣喘有什么偏方
1、填臍療法
即將藥物放在肚臍上,借以發(fā)揮藥效的方法。對于風熱型感冒,可用蔥白30克、連翹15克,共同搗爛,裝入紗布包填放肚臍上,等到將要出汗時,給孩子飲小量溫白開水,以促其發(fā)汗。對風寒型感冒,用蔥白30克,生姜1片,胡椒5—7粒。將3味共同搗爛 ,裝進紗布包,填放肚臍上,同時飲溫白開水適量,以幫助其驅寒,促其發(fā)汗后取下。
2、握掌療法
一是除寒握掌法:適宜幼兒受風寒之感冒。藥取薄荷、防風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先將薄荷、防風搗粉,再將生姜搗泥調(diào)勻,加少量白開水拌稠,裝在兩個7—10厘米左右長條小紗布包內(nèi),放于患兒兩掌心,外用長紗布纏好固定,約15—20分鐘放開。二是退熱握掌法:適于幼兒感冒、輕微發(fā)熱或咳嗽等。藥取薄荷、蓮翹各9克,橘紅6克。共同搗爛,開水沖泡調(diào)勻,分裝兩個紗布包,握法同上,即使藥物握于掌心,借以吸收藥物。
3、推捏揉擦法
適于小兒感冒發(fā)熱,或者涼汗閉不出,藥用大蔥白100克,薄荷葉6克,黃酒150毫升,燉熱,將大蔥白放在干凈的石臼里,兌溫開水200毫升,搗爛取汁倒入干凈杯中,加入薄荷葉,將燉好的熱黃酒沖入攪勻,然后,用柔軟綢布或消毒紗布蘸此藥液,輕擦鼻翼(即鼻棱兩旁)、輕揉兩太陽穴、第七頸椎(與肩略平)、推捏脊柱及尾椎骨兩旁,揉擦兩肘彎、兩腿彎、兩手心。每處15—20次,切記用力要輕,力量要均勻適度。
4、敷貼法
適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取鮮地龍(即蚯蚓)10條放入碗內(nèi),撒上白糖適量,片刻后蚯蚓因體液外滲而死,再入面粉適量和成膏,制成直徑為3厘米的藥餅兩枚,分貼囪門和神闕穴處,每次貼4—6小時,每日2次,連貼2—3日有效。
保護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方法對于孩子鼻塞癥狀,改善呼吸有一些很古老但仍然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睡覺前用熱毛巾給患兒敷鼻子。熱乎乎的蒸汽可以暫時緩解鼻塞,可讓呼吸暢通、舒服一些。二是讓患兒采取側臥的方式入睡,這種睡姿可以減輕離床面一側鼻腔的壓力,使其逐漸暢通,拍拍背部促進排痰,要嚴密觀察體溫、呼吸等病情變化,必要時送醫(yī)院診治。
一般來說,感冒的恢復期至少需要七天左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讓孩子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完全恢復。在飲食方面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蛋白要選雞蛋或豆制品,多吃青菜和水果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最好溫食,或煮水飲,多喝水,暫不食肉類、魚、蝦;忌食生冷食品,同時,讓孩子多休息。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