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實驗給藥飲水,實驗動物的常用給藥方法包括哪些
發(fā)布時間:2022-09-16 10:57
編輯:網絡
點擊:1166
本文目錄一覽實驗動物的常用給藥方法包括哪些2,請問獸藥怎樣正確進行使用呢3,與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有關的論文中應記載哪些與動物相關的內4,動物實驗常用動物及給藥方法有哪些5,動物學實驗的實驗動物常見的處理方法6,實驗動物飲水消毒用什么比較……
本文目錄一覽
1,實驗動物的常用給藥方法包括哪些

2,請問獸藥怎樣正確進行使用呢
我們在養(yǎng)殖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動物生病的情況,為了減少損失,我們要對動物進行治療,這就需要我們正確使用獸藥,那么獸藥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呢?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觀點?1、對疫病要做出正確診斷對癥下藥 正確和明確的診斷是正確選擇用藥的前提。不能在畜禽發(fā)病還沒有確診的情況下,僅憑想當然就隨意、盲目地用藥。當發(fā)生疾病時,必須仔細觀察其癥狀,必要時還要進行剖檢或采集病料送有關部門進行實驗室診斷。只有在準確診斷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用藥,才能獲得應有的療效。不同的疾病用藥不同,同一種疾病也不能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治療,因為有的病菌會產生抗藥性。臨床上,根據病因和癥狀選擇藥物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用藥越早效果越好。特別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及早用藥能迅速控制病情。但細菌性痢疾卻不宜早止瀉,因為這樣會使病菌無法及時排除,使其在體內大量繁殖,反而會引起更為嚴重的腹瀉。2、控制用藥劑量保證有效劑量 在實際生產中,應該按照廠家指導的劑量或遵醫(yī)囑使用。劑量小達不到預防或治療效果,而且容易導致耐藥性菌株的產生;但劑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很多藥物大劑量使用,不僅造成藥物殘留,而且會發(fā)生畜禽中毒。3、注意藥物溶解度和飲水量飲水給藥要考慮藥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飲水量,確保畜禽吃到足夠劑量的藥物。最好將飲水量多和飲水量少的動物分開飲水給藥,飲水量少的動物應適當延長飲水時間。4、攪拌均勻拌入飼料服用的藥物必須攪拌均勻,防止畜禽采食藥物的劑量不一致。如藥物攪拌不均勻,會造成吃得多的畜禽可能發(fā)生中毒,而吃得少的起不到治療效果。同樣,要將采食量多的動物與采食量少的動物分開飼喂,采食量少的動物應延長采食時間。5、選擇適宜給藥途徑一般情況下,能用口服的藥物最好隨飲水、飼料給藥而不采取肌肉注射。不僅方便、省工,而且還可減少因大面積抓捕帶來的一些應激反應。肌肉注射能解決問題的,一般不采取靜脈注射。6、合理控制用藥療程藥物連續(xù)使用時間,必須達到一個療程以上。療程不夠,致使藥物不能維持有效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有的病原體只能暫時被抑制,并沒有被殺滅。一旦停止用藥,受到抑制的病原體會重新生長、繁殖,使疫病復發(fā),最終造成治療失敗。因此,不可使用1~2次無療效就停藥,或急于調換藥物品種。因為很多藥物,需使用一個療程后才顯示出療效。用藥時,應按照使用說明書或遵醫(yī)囑,嚴格控制用藥療程。以上就是一些關于如和正確使用獸藥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3,與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有關的論文中應記載哪些與動物相關的內
(1)實驗動物的品種、品系,避免俗稱。如SD大鼠不能稱為大白鼠,KM小鼠不能稱為小白鼠。 (2)遺傳背景、微生物控制級別。應說明是近交系、突變系、封閉群、雜交群中的哪一類,普通級、清潔級、SPF級、無菌級中的哪一級。 (3)動物數(shù)量、性別、年齡、體重。 (4)提供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單位,及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條件的合格證。 (5)動物實驗條件。如飼料、飲水、墊料、籠具情況,溫度、濕度、噪音、照度等。 (6)對動物進行的處理。如分組、麻醉、給藥、處死等情況。
4,動物實驗常用動物及給藥方法有哪些
常用動物有小鼠,大鼠,兔,蟾蜍等。主要給藥方法有喂食(將藥摻入水或食物中),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等。
5,動物學實驗的實驗動物常見的處理方法
一、編號實驗動物常需要標記以示區(qū)別。編號的方法很多,根據動物的種類數(shù)量和觀察時間長短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標記方法。(一)掛牌法:將號碼烙壓在圓形或方形金屬牌上(最好用鋁或不銹鋼的,它可長期使用不生銹),或將號碼按實驗分組編號烙在栓動物頸部的皮帶上,將此頸圈固定在動物頸部。該法適用于狗等大型動物。(二)打號法:用刺數(shù)鉗(又稱耳號鉗)將號碼打在動物耳朵上。打號前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擦凈耳朵,用耳號鉗刺上號碼,然后在烙印部位用棉球蘸上溶在食醋里的黑墨水擦抹。該法適用于耳朵比較大的兔、狗等動物。(三)針刺法:用七號或八號針頭蘸取少量碳素墨水,在耳部、前后肢以及尾部等處刺入皮下,在受刺部位留有一黑色標記。該法適用于大小鼠、豚鼠等。在實驗動物數(shù)量少的情況下,也可用于兔、狗等動物。(四)化學藥品涂染動物被毛法:經常應用的涂染化學藥品有涂染紅色:0.5%中性紅或品紅溶液涂染黃色:3-5%苦味酸溶液涂染黑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根據實驗分組編號的需要,可用一種化學藥品涂染實驗動物動物背部被毛就可以。如果實驗動物數(shù)量較多,則可以選擇兩種染料。該方法對于實驗周期短的實驗動物較合適,時間長了染料易退掉;對于哺乳期的子畜也不適合,因母畜容易咬死子畜或把染料舔掉。(五)剪毛法:該法適用于大、中型動物,如狗、兔等。方法是用剪毛刀在動物一側或背部剪出號碼,此法編號清楚可靠,但只適于短期觀察。(六)打孔或剪缺口法:可用打孔機在兔耳一定位置打一小孔來表示一定的號碼。如用剪子剪缺口,應在剪后用滑石粉捻一下,以免愈合后看不出來。該法可以編至1~ 9999號,此種方法常在飼養(yǎng)大量動物時作為終身號采用。二、分組(一)分組的原則:進行動物實驗時,經常需要將選擇好的實驗動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干組。動物分組應按隨機分配的原則,使每只動物都有同等機會被分配到各個實驗組與對照組中去,以避免各組之間的差別,影響實驗結果,特別是進行準確的統(tǒng)計檢驗,必須在隨機分組的基礎上進行。每組動物數(shù)量應按實驗周期長短、實驗類型及統(tǒng)計學要求而定。如果是慢性實驗或需要定期處死動物進行檢驗的實驗,就要求選較多的動物,以補足動物自然死亡和認為處死所喪失的數(shù)量,確保實驗結束時有合乎統(tǒng)計學要求的動物數(shù)量存在。(二)建立對照組:分組時應建立對照組。1.自身對照組:是指實驗數(shù)據而言。實驗動物本身在實驗處理前、后兩個階段的各項相關數(shù)據就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實驗結果,此法可排除生物間的個體差異。2.平行對照組:有正對照組和負對照組兩種。給實驗組動物某種處理,而給正對照組用同樣方法進行處理,但并不采用實驗所要求的藥物或手段,負對照組則不給任何處理。3.具體分組時,應避免人為因素, 隨機把所有的動物進行編號,然后令其雙數(shù)為A組(實驗組),單數(shù)為B組(對照組)即可或反之。如果要分若干個組時,應該用隨機數(shù)字表示進行完全隨機分組。 一、實驗動物的除毛在動物實驗中,被毛有時會影響實驗操作與觀察,因此必須除去。除去被毛的方法有剪毛、拔毛、剃毛和脫毛等。(一)剪毛法:剪毛法是將動物固定后,先用蘸有水的紗布把被毛浸濕,再用剪毛剪刀緊貼皮膚剪去被毛。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膚。剪下的毛應集中放在一容器內,防止到處飛揚。給狗、羊等動物采血或新生乳牛放血制備血清常用此法。(二)拔毛法:拔毛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拔去被毛的方法。在兔耳緣靜脈注射或尾靜脈注射時常用此法。(三)剃毛法:剃毛法是用剃毛刀剃去動物被毛的方法。如動物被毛較長,先要用剪刀將其剪短,再用刷子蘸溫肥皂水將剃毛部位浸透,然后再用剃毛刀除毛。本法適用于暴露外科手術區(qū)。(四)脫毛法:脫毛法是用化學藥品脫去動物被毛的方法。首先將被毛剪短,然后用棉球蘸取脫毛劑,在所需部位涂一薄層,2~3分鐘后用溫水洗去脫落的被毛,用紗布擦干,再涂一層油脂即可。適用于狗等大動物的脫毛劑配方為:硫化鈉10g,生石灰15g,溶于100ml水中。適用于兔、鼠等動物的脫毛劑的配方為:1. 硫化鈉3g,肥皂粉1g,淀粉7g,加適量水調成糊狀;2. 硫化鈉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砂1g,加水75ml;3. 硫化鈉8g溶于100ml水中。二、實驗動物的給藥在動物實驗中,為了觀察藥物對機體功能、代謝及形態(tài)引起的變化,常需要將藥物注入動物體內。給藥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藥物劑型、劑量等情況確定。(一)注射給藥法1. 皮下注射 注射時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輕輕捏起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固定后即可進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豚鼠在后大腿內側、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囊注射;狗多在大腿外側注射,拔針時,輕按針孔片刻,防藥液逸出。2. 皮內注射 此法用于觀察皮膚血管的通透性變化或觀察皮內反應。 如將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溶液、顏料或致炎物質、藥物等注入皮內,觀察其消失速度和局部血液循環(huán)變化,作為皮膚血管通透性觀察指標之一。方法是:將動物注射部位的毛剪去,消毒后,用皮試針頭緊貼皮膚皮層刺入皮內,然后使針頭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藥液。注射后可見皮膚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3. 肌肉注射 當給動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懸于油或其他溶劑中的藥物時,常采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選用肌肉發(fā)達、無大血管經過的部位,多選臀部。注射時針頭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無回血現(xiàn)象即可注射。給大、小鼠作肌肉注射時,選大腿外側肌肉進行注射。4. 腹腔注射 先將動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試消毒,然后在左或右側腹部將針頭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進約0.5厘米,再使針頭與皮膚呈45 度角方向穿過腹肌刺入腹腔,此時有落空感,回抽無腸液、尿液后,緩緩推入藥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較多。5. 靜脈注射 是將藥液直接注射于靜脈管內,使其隨著血液分布全身,迅速奏效。但排泄較快,作用時間較短。6. 淋巴囊注射 蛙類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數(shù)個淋巴囊,注入藥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頭部淋巴囊常作為蛙類給藥途徑。一般多選用腹部淋巴囊給藥。注射時將針頭從蛙大腿上端刺入,經大腿肌層入腹壁肌層,再進入腹壁皮下,即進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藥液。(二)經口給藥法1. 口服法:把藥物放入飼料或溶于飲水中讓動物自動攝取。此法優(yōu)點在于簡單方便,缺點是不能保證劑量準確。一般適用于對動物疾病的防治或某些藥物的毒性實驗,制造某些與食物有關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2. 灌胃法:在急性實驗中,多采用灌胃法。此法劑量準確。灌胃法是用灌胃器將所應投給動物的藥灌到動物胃內。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針構成。小鼠的灌胃針長約4~5cm,直徑為1mm,大鼠的灌胃針長約6~8cm,直徑約1.2mm。灌胃針的尖端焊有一小圓金屬球,金屬球為中空的。焊金屬球的目的是防止針頭刺入氣管或損傷消化道。針頭金屬球端彎曲成20°左右的角度,以適應口腔、食道的生理彎曲度走向。(三)其它途徑給藥方法 1. 呼吸道給藥:呈粉塵、氣體及蒸氣或霧等狀態(tài)的藥物或毒氣,均需要通過動物呼吸道給藥。如實驗時給動物乙醚作吸入麻醉、用鋸末煙霧制作慢性氣管炎動物模型等,特別在毒理學實驗中應用更為廣泛。2. 皮膚給藥:為了鑒定藥物或毒物經皮膚的吸收作用、局部作用、 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均需采用經皮膚給藥方法。如兔和豚鼠常采用背部一定面積的皮膚脫毛后,將一定的藥液涂在皮膚上,藥液經皮膚吸收。3. 脊髓腔內給藥:此法主要用于錐管麻醉或抽取腦脊液。4. 腦內給藥:此法常用于微生物學動物實驗,將病原體等接種于被檢動物腦內,然后觀察接種后的各種變化。5. 直腸內給藥:此種方法常用于動物麻醉。兔直腸內給藥時,常采用灌腸的膠皮管或用14號導尿管代替。6. 關節(jié)腔內給藥:此法常用于關節(jié)炎的動物模型復制。
6,實驗動物飲水消毒用什么比較好
你好!我們做實驗一般用純凈水。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實驗動物飲水箱消毒滅菌需要1,清除供水系統(tǒng)內的生物膜;2殺菌廣譜;3不會腐蝕供水設施;4殺菌后無殘留。DCW次氯酸溶液可以用于實驗動物飲水殺菌
7,請教動物實驗中如何解決藥物水溶性問題
按照樓上的方法,可以試試,調整不同比例,以空白溶液作對照。另外,如果還是很難溶,建議模仿紫杉醇的配方,加點蓖麻油,但是量必須少于10%,否則毒性太大。吐溫不要加多,你可以做小試,百分之幾的加,吐溫過多對動物有毒性,做出的結果就不準確了。
8,開藥水給動物喝如阿莫西林強力霉素土霉素佛派酸等能加鹽
如若只是飲水的話,加補液鹽,葡萄糖等都沒有問題,如果是靜脈給藥就得注意了,而且抗生素是有配伍禁忌的,因此一般聯(lián)合用藥的話,也不要超過三種以上(某些藥物會對肝腎、骨髓等造成損傷)!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