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寶冢,天麻的吃法和功效
發(fā)布時間:2022-06-16 12:17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681
天麻的吃法和功效平肝熄風類中藥————天麻的功效00:00/01:4370%快捷鍵說明空格:播放/暫停Esc:退出全屏↑:音量提高10%↓:音量降低10%→:單次快進5秒←: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不再出現(xiàn)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
1,天麻的吃法和功效
平肝熄風類中藥————天麻的功效
00:00 / 01:43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2,天麻誰有關于天麻的相關知識
1、鎮(zhèn)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jīng)痛、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等,有明顯的鎮(zhèn)痛效果。近年來,經(jīng)一些醫(y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2、鎮(zhèn)靜作用:有的醫(y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jīng)衰弱和神經(jīng)衰弱綜合癥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jīng)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增強視神經(jīng)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率達81%。

3,天麻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天麻中含量較高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甙(gasTCMLIBodin),也稱天麻素,其化學組成為對-羥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p-hydroxym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另含天麻醚甙(gasTCMLIBodioside),其化學組成為雙-(4-羥芐基)-醚-單-β-D-吡喃葡萄糖甙。功能主治: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天麻,中藥材名。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冬、春兩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質(zhì)量優(yōu)良;春采者名春麻,質(zhì)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后,除去地上莖及須根,洗凈泥土,用清水泡,及時擦去粗皮,隨即放入清水或白礬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無白點時為度,取出晾干,曬干或烘干。擴展資料:天麻的分布區(qū)域分布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西藏等地。主產(chǎn)云南、四川、貴州等地。天麻的生長環(huán)境生于林下陰濕、腐殖質(zhì)較厚的地方。天麻的生長習性喜涼爽、濕潤環(huán)境,怕凍、怕旱、怕高溫,并怕積水。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上種子到種子的2年整個生活周期中,除有性期約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塊莖潛居于土中。營養(yǎng)方式特殊,專從侵入體內(nèi)的蜜密環(huán)菌菌絲取得營養(yǎng),生長發(fā)育。宜選腐殖質(zhì)豐富、疏松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麻

4,大家都知道天麻是一種藥材它到底有什么用
農(nóng)村的大山里面,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植物,尤其是在一些深山里面,更是藏有不少價值珍貴的植物,比如一些很罕見的中藥材,雖然現(xiàn)在能人工種植了,可是野生的價更高也更搶手。有一種植物,它就常常生長在深山密林中,并且它是無根無葉的植物,價值卻極其珍貴,古時用它釀酒是宮中珍品,李時珍稱它“除百病益壽延年”,如今野生的更是難尋了,如果山里遇到是福氣,錯過就太可惜了!天麻的科普相信大家伙都有聽說過它的大名,畢竟它在我國入藥的歷史非常悠久,迄今已經(jīng)有1000多年了。在很多的武俠小說中,天麻可是起死回生的神藥。但是很少人了解,或者是認識它。很多人不知道它為何叫天麻,這是因為民間傳言這種藥材是從天而降的,并且是自生自滅的植物,所以就得名天麻。又由于它長得很像嬰兒的腳,傳說是天上掉下來的,因此也叫仙人腳、棒打不退等別名。天麻其實是一種腐生的草本植物,它屬于蘭科、天麻屬的多年生高大植物,植株可以長到2米高哦。別看天麻的植株很高大,但是這樣一種植物,卻是無根無根的,也就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它的營養(yǎng)來源就是依靠蜜環(huán)菌供應,是不是非常的神奇呢?天麻雖然沒有葉子,但是莖稈直立,很高大的。到了5-7月份還會開花結果,果實是倒卵狀的橢圓形。而天麻就是它地下的塊莖,一般是橢圓形,或者是啞鈴狀,肉質(zhì)的。天麻在我國的分布天麻在我國的分布是非常廣的,北起吉林長白山,南到云南獨有分布。它主要是生長在海拔400-3200米的叢林中,一般是在林中空地、灌木叢邊緣和樹林邊緣。這種植物也因為是腐生植物,對生長的環(huán)境是機器苛刻的,水分、溫度和光照都有要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天麻都是以野生的,根本沒人能種植它,所以其價值一直很高,窮苦人家根本吃不起。但是后來天麻就逐漸就野生變成人工種植的了,也是從這以后,天麻的價格也不再讓人望而卻步了。不過各地所產(chǎn)的天麻,品質(zhì)也有差別的,一般認為四川和其中貴州西部生產(chǎn)的天麻是質(zhì)量最為上乘。天麻的價值參考大家都知道天麻是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它的名氣和黨參、黃氏等不相上下的。用天麻入藥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古代的醫(yī)術《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還把它視為上品。并且在當時還經(jīng)常用天麻來釀酒,但是主要是供給朝廷,是珍貴的貢品,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天麻入藥的用途很多,主要有止痛、補中益氣,平肝凈肝,強健身體筋骨等功效,對于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都有治療效果。再加上天麻的營養(yǎng)很豐富,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還有鈣,鐵,磷等成分,它不光是能用來入藥,而且還可以當滋補菜肴食用,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比如用它燉雞湯就很滋補,還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免疫力,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其中李時珍更是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天麻有“除百病益壽延年”的功效。結束語如今野生的天麻已經(jīng)十分罕見了,因為早些年大部分都已經(jīng)被挖沒了。當前在市場上,野生的天麻更是高達千元一斤。畢竟野生的天麻和種植地在品質(zhì)方面相差是很大的。如果你在山里面遇到了這種植物,那可要珍惜了。因為這說明你運氣好,但是如果不懂,那就實在是可惜了。
5,天麻的外觀是怎樣的
天麻 中草藥 [概述]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肉質(zhì),地上莖杏紅色,葉子呈鱗片狀,花黃紅色。塊莖入藥,治眩暈、頭痛等。 【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塊莖。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止痙。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 【應用】 1. 用于頭暈目眩。治肝陽上亢的眩暈,可與鉤藤、石決明等配伍;如風痰為患引起之眩暈,又可以半夏、白術、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熱病動風、驚癇抽搐。對高熱動風、驚癇抽搐、角弓反張者,常與鉤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頭痛,痹痛,肢體麻木。配川芎等以治頭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對于肢體麻木、手足不遂,常配當歸、牛膝等,則為臨床所常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天麻,原名赤箭,始載《本經(jīng)》,宋代《開寶本草》始收載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綱目》中將二者合并稱“天麻赤箭”。別名明天麻,還有神草(吳普本草)、獨搖芝(抱撲子)、定風草(藥性論)、合離草、離母(圖經(jīng)本草)之稱。日本人稱之為鬼箭桿、盜人腳等。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風的功能,常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癥。天麻是地道藥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天麻化學成分及藥理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天麻產(chǎn)品的開發(fā)也不斷擴大。在古代,天麻在醫(yī)療保健中已被廣泛應用?!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天麻有“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奇效;《名醫(yī)別錄》記載,天麻能“消痛腫,下支滿,寒疝下血”;《日華子本草》記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開寶本草》記載,天麻能“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jīng)氣分之藥”。《素問》云:諸風掉眩,皆屬于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jīng)而治諸病。按羅天益云:眼黑頭眩,虛風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小兒藥證直訣》、《圣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蘭臺軌范》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藥物,可治療急驚風發(fā)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發(fā)、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癥。此外,還用于保健?!侗静菅芰x》記載,“天麻,用根須別藥相佐使,然后見其功。仍須加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患面風,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風活絡藥,研末酒調(diào),熱熨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藥物煎水洗頭。在現(xiàn)代,天麻在醫(yī)療保健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吨袊幍洹酚涊d,天麻有“具平肝熄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于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度珖胁菟巺R編》記載,天麻“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癥”。一些名醫(y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zhèn)、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近年來,對天麻的醫(yī)療保健作用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將天麻用于高空飛行人員,作為腦保健藥物,可增強視神經(jīng)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療老年性癡呆癥。 臨床應用 1. 用于頭暈目眩。治肝陽上亢的眩暈,可與鉤藤、石決明等配伍;如風痰為患引起之眩暈,又可以半夏、白術、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熱病動風、驚癇抽搐。對高熱動風、驚癇抽搐、角弓反張者,常與鉤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頭痛,痹痛,肢體麻木。配川芎等以治頭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對于肢體麻木、手足不遂,常配當歸、牛膝等,則為臨床所常用。 天麻,又名赤箭、定風草、水洋芋等,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塊莖入藥。天麻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兩干多年前就已入藥,其性辛、溫、無毒。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天麻 (當時稱赤箭,,有醫(yī)治驚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作用。能治療頭昏、頭痛、眩暈、偏頭疼、語言謇、小兒驚風、四肢痙攣、風寒濕痹、神經(jīng)衰弱等癥。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腦震蕩后遺癥等有顯著療效。
6,天麻是什么
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其干燥塊莖亦稱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天麻過去一直依賴野生資源,20世紀70年代野生變家種成功后,家種天麻成為主要商品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春、冬兩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稱“冬麻”,質(zhì)佳。立夏之前采挖者稱“春麻”,質(zhì)次。采挖后洗凈,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殼擦去外皮、蒸透、用無煙火烘干。植株高30-100厘米,有時可達2米;根狀莖肥厚,塊莖狀,橢圓形至近啞鈴形,肉質(zhì),長8-12厘米,直徑3-5 (-7)厘米,有時更大,具較密的節(jié),節(jié)上被許多三角狀寬卵形的鞘。莖直立,橙黃色、黃色、灰棕色野生天麻或藍綠色,無綠葉,下部被數(shù)枚膜質(zhì)鞘??偁罨ㄐ蜷L5-30(-50)厘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 5厘米,膜質(zhì);花梗和子房長7-12毫米,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轉,橙黃、淡黃、藍綠或黃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長約1厘米,直徑5-7毫米,近斜卵狀圓筒形,頂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兩枚側萼片合生處的裂口深達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輪裂片(萼片離生部分)卵狀三角形,先端鈍;內(nèi)輪裂片(花瓣離生部分)近長圓形,較小;唇瓣長圓狀卵圓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3裂,基部貼生于蕊柱足末端與花被筒內(nèi)壁上并有一對肉質(zhì)胼胝體,上部離生,上面具乳突,邊緣有不規(guī)則短流蘇;蕊柱長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 4-1. 8厘米,寬8-9毫米?;ü?-7月。紅天麻又名水紅稈天麻,株高1.5-2米,根狀莖棒槌形或啞鈴型,最重達1千克,含水量達85%,莖橙紅色,花淺姜黃色,略帶淡綠色,花期4-5月,分布于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綠天麻又名青天麻,株高1-1.5米,根狀莖橢圓形或倒圓錐形,節(jié)較密,最重達0.6千克,含水量達70%,莖淡藍綠色,花淡藍綠或白色,較為少見,花期6-7月,分布于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烏天麻又名鐵桿天麻,株高1.5-2米,或者更高,根狀莖橢圓形或卵圓型,節(jié)較密,最長可達15厘米或更長,最重達0.8千克,含水量達60-70%,莖灰褐色,花藍綠色,花期6-7月,果實形狀不同于其他品種,為棱形或倒楔形,分布于云南東北部至西北部、貴州西部;黃天麻又名草天麻,株高1米或以上,根狀莖長橢卵形,最重達0.5千克,含水量達約80%,幼嫩莖淡黃綠色,成熟莖淡黃色,花淡黃色,花期4-5月,分布于云南東北部、貴州西部、河南、湖北;松天麻株高約1米,根狀莖梭形或圓柱形,含水量達90%以上,莖微黃色,花淡黃或白色,花期4-5月,常見于松櫟林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在這幾種天麻中,紅天麻種子發(fā)芽率和產(chǎn)量高,適應性和耐旱性強,烏天麻塊莖繁殖率、種子發(fā)芽率和產(chǎn)量均較低,但含水量低,干品質(zhì)量好,因此紅天麻和烏天麻均是較常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其中紅天麻栽培最為廣泛,而綠天麻品質(zhì)雖好,但較為稀少。功能主治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風、祛風止痛。天麻適合由內(nèi)風所導致的頭暈,但其對感冒所引起的頭痛頭暈并不適合。天麻還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的阻力,較輕微的收縮腦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壓,減緩心律,對心肌缺血起到保護的作用。所以,天麻對治腦血栓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天麻-中藥材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jīng),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nèi)動、頭目眩暈之癥,不論虛實,均為要藥。1.平肝息風。天麻質(zhì)潤多液,能養(yǎng)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nèi)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2.祛風止痛。用于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天麻適合用于內(nèi)風所致的頭暈。內(nèi)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xiàn);二、痰濁中阻,表現(xiàn)癥狀:經(jīng)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天麻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此外,由于天麻性味甘平,諸無所忌。尤其適合半身不遂、神經(jīng)衰弱、眩暈眼花、天旋地轉、頭風頭痛、肢體麻木、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腦動脈硬化、老年性癡呆、突發(fā)性耳聾、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頸椎病、美尼爾綜合癥等病癥患者食用。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