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藥用價值,天麻有哪些藥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2-06-16 12:36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620
天麻有哪些藥用價值不知道薩丹哈我就餓很難患上腦血管疾病不建議采用單一的藥物來治療,最好采用科學的方法來治療,中醫(yī)加物理儀器治療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具體的治療方案要根據(jù)患者當前的病情集體制僅能來決定的。你好: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功……
1,天麻有哪些藥用價值
患上腦血管疾病不建議采用單一的藥物來治療,最好采用科學的方法來治療,中醫(yī)加物理儀器治療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具體的治療方案要根據(jù)患者當前的病情集體制僅能來決定的。你好: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功效:息風止痙,平肝潛陽,可用于1]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等癥,2]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等癥,如果你經中醫(yī)辨證確認是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可以服用,用法:3--10g水煎服,研末服1--3g,每天二次。鎮(zhèn)痛鎮(zhèn)靜、降血壓、明目增智
2,天麻的作用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 播放出錯,請 刷新 嘗試

3,天麻的藥用價值
1、性味:甘,平。①《本經》:味辛,溫。②《藥性論》:無毒。味甘,平。③《醫(yī)學啟源》:氣平,味苦。2、歸經:入肝經。①《綱目》:入肝經氣分。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膀胱二經。③《本草新編》:入脾、腎、肝、膽、心經。3、功效: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①《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②《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③《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④《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⑤《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⑥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⑦《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1、《圣濟總錄》天麻丸:①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一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一兩,荊芥穗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天麻二兩,地榆一兩,沒藥三分(研),玄參、烏頭(炮制,去皮,臍)各一兩,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沒藥細研外,同搗羅為末,與研藥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風濕腳氣,筋骨疼痛,皮膚不仁:天麻(生用)五兩,麻黃(去根、節(jié))十兩,草烏頭(炮,去皮)、藿香葉、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五兩。上六味,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時。2、《本草匯言》:治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風癇:天麻曲兩(酒洗,炒),膽星三兩,僵蠶二兩(俱炒),天竺黃一兩,明雄黃五錢。俱研細,總和勻,半夏曲二兩,為末,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濃湯,調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濟方》天麻丸: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治心忪煩悶,頭暈欲倒,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節(jié)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齆,面目虛?。禾炻榘雰?,芎藭二兩。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婦人風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兩。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每服溫飲下一小盞。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兒諸驚:天麻半兩,全蝎(去毒,炒)一兩,天南星(炮,去皮)半兩,白僵蠶(炒,去絲)二錢。共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湯下,此藥性溫,可以常服。6、《清·光緒皇帝醫(yī)方》:①主治前額頭痛,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醫(yī)學心語》: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癥,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克,防風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為末,每服10克,熱酒一盅調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9、《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數(shù)致死量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劑0.25-1g/kg,可見軟弱少動,食欲大減,體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劑12g/kg,則有疲困、反應遲鈍、共濟失調、拒食、心跳加快。腦電波出現(xiàn)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電圖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數(shù)在用藥后48小時內死亡。香莢蘭醛副作用較小,靜脈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動物的一般狀態(tài)和心電圖、腦電圖都沒有特殊變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給藥香莢蘭醇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當生藥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0.43ml/10g,雌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0.36ml/10g,相當生藥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337mg/kg,灌胃為半數(shù)致死量>1000mg/kg,亦有測得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000mg/kg。動物的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對血液紅細胞及血小板、轉氨酶、非蛋白氮、膽固醇等均無影響,心、肝、脾、肺、腎、胃及腸切片未見細胞變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響家兔清醒時心律,但心率略減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劑12g/kg30分鐘后動物反應遲鈍,繼則出現(xiàn)共濟失調和拒食。5小時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時內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靜脈注射,產生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匍伏不動并拒食,但心電和腦電圖均無變化。香莢蘭醛40mg/kg靜脈注射或1g/kg灌胃,動物一般狀態(tài)良好,心、腦電圖無改變。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對羥基苯甲醛給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對血象均無影響,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理學檢查,未見異常改變。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對小鼠和大鼠胎仔影響的實驗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對胎盤、胎仔鼠體重、性別、外觀、內臟及骨骼發(fā)育無明顯影響。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別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與對照組比較胎仔未見受到明顯影響和畸形。 1、性味:甘,平。①《本經》:味辛,溫。②《藥性論》:無毒。味甘,平。③《醫(yī)學啟源》:氣平,味苦。2、歸經:入肝經。①《綱目》:入肝經氣分。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膀胱二經。③《本草新編》:入脾、腎、肝、膽、心經。3、功效: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①《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②《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③《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④《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⑤《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⑥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⑦《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1、《圣濟總錄》天麻丸:①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一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一兩,荊芥穗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天麻二兩,地榆一兩,沒藥三分(研),玄參、烏頭(炮制,去皮,臍)各一兩,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沒藥細研外,同搗羅為末,與研藥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風濕腳氣,筋骨疼痛,皮膚不仁:天麻(生用)五兩,麻黃(去根、節(jié))十兩,草烏頭(炮,去皮)、藿香葉、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五兩。上六味,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時。2、《本草匯言》:治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風癇:天麻曲兩(酒洗,炒),膽星三兩,僵蠶二兩(俱炒),天竺黃一兩,明雄黃五錢。俱研細,總和勻,半夏曲二兩,為末,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濃湯,調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濟方》天麻丸: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治心忪煩悶,頭暈欲倒,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節(jié)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齆,面目虛?。禾炻榘雰?,芎藭二兩。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婦人風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兩。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每服溫飲下一小盞。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兒諸驚:天麻半兩,全蝎(去毒,炒)一兩,天南星(炮,去皮)半兩,白僵蠶(炒,去絲)二錢。共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湯下,此藥性溫,可以常服。6、《清·光緒皇帝醫(yī)方》:①主治前額頭痛,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醫(yī)學心語》: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癥,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克,防風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為末,每服10克,熱酒一盅調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9、《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數(shù)致死量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劑0.25-1g/kg,可見軟弱少動,食欲大減,體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劑12g/kg,則有疲困、反應遲鈍、共濟失調、拒食、心跳加快。腦電波出現(xiàn)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電圖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數(shù)在用藥后48小時內死亡。香莢蘭醛副作用較小,靜脈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動物的一般狀態(tài)和心電圖、腦電圖都沒有特殊變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給藥香莢蘭醇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當生藥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0.43ml/10g,雌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0.36ml/10g,相當生藥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337mg/kg,灌胃為半數(shù)致死量>1000mg/kg,亦有測得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000mg/kg。動物的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對血液紅細胞及血小板、轉氨酶、非蛋白氮、膽固醇等均無影響,心、肝、脾、肺、腎、胃及腸切片未見細胞變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響家兔清醒時心律,但心率略減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劑12g/kg30分鐘后動物反應遲鈍,繼則出現(xiàn)共濟失調和拒食。5小時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時內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靜脈注射,產生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匍伏不動并拒食,但心電和腦電圖均無變化。香莢蘭醛40mg/kg靜脈注射或1g/kg灌胃,動物一般狀態(tài)良好,心、腦電圖無改變。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對羥基苯甲醛給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對血象均無影響,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理學檢查,未見異常改變。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對小鼠和大鼠胎仔影響的實驗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對胎盤、胎仔鼠體重、性別、外觀、內臟及骨骼發(fā)育無明顯影響。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別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與對照組比較胎仔未見受到明顯影響和畸形。
4,人工種植的天麻有多大的藥用價值
1、性味:甘,平。①《本經》:味辛,溫。②《藥性論》:無毒。味甘,平。③《醫(yī)學啟源》:氣平,味苦。2、歸經:入肝經。①《綱目》:入肝經氣分。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膀胱二經。③《本草新編》:入脾、腎、肝、膽、心經。3、功效: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①《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②《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③《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④《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⑤《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⑥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⑦《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1、《圣濟總錄》天麻丸:①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一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一兩,荊芥穗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天麻二兩,地榆一兩,沒藥三分(研),玄參、烏頭(炮制,去皮,臍)各一兩,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沒藥細研外,同搗羅為末,與研藥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風濕腳氣,筋骨疼痛,皮膚不仁:天麻(生用)五兩,麻黃(去根、節(jié))十兩,草烏頭(炮,去皮)、藿香葉、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五兩。上六味,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時。2、《本草匯言》:治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風癇:天麻曲兩(酒洗,炒),膽星三兩,僵蠶二兩(俱炒),天竺黃一兩,明雄黃五錢。俱研細,總和勻,半夏曲二兩,為末,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濃湯,調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濟方》天麻丸: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治心忪煩悶,頭暈欲倒,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節(jié)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齆,面目虛?。禾炻榘雰桑核暥?。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婦人風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兩。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每服溫飲下一小盞。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兒諸驚:天麻半兩,全蝎(去毒,炒)一兩,天南星(炮,去皮)半兩,白僵蠶(炒,去絲)二錢。共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湯下,此藥性溫,可以常服。6、《清·光緒皇帝醫(yī)方》:①主治前額頭痛,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醫(yī)學心語》: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癥,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克,防風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為末,每服10克,熱酒一盅調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9、《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數(shù)致死量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劑0.25-1g/kg,可見軟弱少動,食欲大減,體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劑12g/kg,則有疲困、反應遲鈍、共濟失調、拒食、心跳加快。腦電波出現(xiàn)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電圖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數(shù)在用藥后48小時內死亡。香莢蘭醛副作用較小,靜脈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動物的一般狀態(tài)和心電圖、腦電圖都沒有特殊變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給藥香莢蘭醇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當生藥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0.43ml/10g,雌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0.36ml/10g,相當生藥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337mg/kg,灌胃為半數(shù)致死量>1000mg/kg,亦有測得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000mg/kg。動物的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對血液紅細胞及血小板、轉氨酶、非蛋白氮、膽固醇等均無影響,心、肝、脾、肺、腎、胃及腸切片未見細胞變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響家兔清醒時心律,但心率略減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劑12g/kg30分鐘后動物反應遲鈍,繼則出現(xiàn)共濟失調和拒食。5小時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時內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靜脈注射,產生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匍伏不動并拒食,但心電和腦電圖均無變化。香莢蘭醛40mg/kg靜脈注射或1g/kg灌胃,動物一般狀態(tài)良好,心、腦電圖無改變。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對羥基苯甲醛給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對血象均無影響,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理學檢查,未見異常改變。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對小鼠和大鼠胎仔影響的實驗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對胎盤、胎仔鼠體重、性別、外觀、內臟及骨骼發(fā)育無明顯影響。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別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與對照組比較胎仔未見受到明顯影響和畸形。 1、性味:甘,平。①《本經》:味辛,溫。②《藥性論》:無毒。味甘,平。③《醫(yī)學啟源》:氣平,味苦。2、歸經:入肝經。①《綱目》:入肝經氣分。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膀胱二經。③《本草新編》:入脾、腎、肝、膽、心經。3、功效: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①《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②《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③《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④《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⑤《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⑥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⑦《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1、《圣濟總錄》天麻丸:①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一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一兩,荊芥穗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天麻二兩,地榆一兩,沒藥三分(研),玄參、烏頭(炮制,去皮,臍)各一兩,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沒藥細研外,同搗羅為末,與研藥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風濕腳氣,筋骨疼痛,皮膚不仁:天麻(生用)五兩,麻黃(去根、節(jié))十兩,草烏頭(炮,去皮)、藿香葉、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五兩。上六味,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時。2、《本草匯言》:治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風癇:天麻曲兩(酒洗,炒),膽星三兩,僵蠶二兩(俱炒),天竺黃一兩,明雄黃五錢。俱研細,總和勻,半夏曲二兩,為末,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濃湯,調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濟方》天麻丸: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治心忪煩悶,頭暈欲倒,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節(jié)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齆,面目虛浮:天麻半兩,芎藭二兩。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婦人風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兩。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每服溫飲下一小盞。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兒諸驚:天麻半兩,全蝎(去毒,炒)一兩,天南星(炮,去皮)半兩,白僵蠶(炒,去絲)二錢。共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湯下,此藥性溫,可以常服。6、《清·光緒皇帝醫(yī)方》:①主治前額頭痛,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醫(yī)學心語》: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癥,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克,防風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為末,每服10克,熱酒一盅調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9、《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數(shù)致死量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劑0.25-1g/kg,可見軟弱少動,食欲大減,體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劑12g/kg,則有疲困、反應遲鈍、共濟失調、拒食、心跳加快。腦電波出現(xiàn)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電圖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數(shù)在用藥后48小時內死亡。香莢蘭醛副作用較小,靜脈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動物的一般狀態(tài)和心電圖、腦電圖都沒有特殊變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給藥香莢蘭醇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當生藥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0.43ml/10g,雌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0.36ml/10g,相當生藥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337mg/kg,灌胃為半數(shù)致死量>1000mg/kg,亦有測得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000mg/kg。動物的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對血液紅細胞及血小板、轉氨酶、非蛋白氮、膽固醇等均無影響,心、肝、脾、肺、腎、胃及腸切片未見細胞變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響家兔清醒時心律,但心率略減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劑12g/kg30分鐘后動物反應遲鈍,繼則出現(xiàn)共濟失調和拒食。5小時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時內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靜脈注射,產生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匍伏不動并拒食,但心電和腦電圖均無變化。香莢蘭醛40mg/kg靜脈注射或1g/kg灌胃,動物一般狀態(tài)良好,心、腦電圖無改變。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對羥基苯甲醛給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對血象均無影響,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理學檢查,未見異常改變。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對小鼠和大鼠胎仔影響的實驗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對胎盤、胎仔鼠體重、性別、外觀、內臟及骨骼發(fā)育無明顯影響。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別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與對照組比較胎仔未見受到明顯影響和畸形。
5,天麻的功效與吃法
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天麻魚頭湯 天麻魚頭湯原料:活鯉魚一條,去皮鮮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姜末各6克,醬油、麻油各10毫升,黃酒15毫升,白糖20克,蔥9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淀粉、鮮湯各適量。做法:1.將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盤內;將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數(shù)小時,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中,然后放入蔥、姜,加水適量,上籠蒸30分鐘出鍋待用。3.用水淀粉、鮮湯、白糖、精鹽、味精、胡椒粉、醬油、麻油等調料,在鍋內燒開勾芡,澆在魚頭上即成。功效:活血祛風,養(yǎng)血生發(fā),健脾和中,補益肝腎。應用:佐餐食用。適用于生發(fā)護發(fā),此適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頭痛、目眩肢麻、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癥的輔助食療。
6,想了解天麻的價值
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其干燥塊莖亦稱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天麻過去一直依賴野生資源,20世紀70年代野生變家種成功后,家種天麻成為主要商品來源?!√炻闈櫠辉?,主入肝經,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癥,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主治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yǎng)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于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于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xiàn);二、痰濁中阻,表現(xiàn)癥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天麻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7,天麻的用處
天麻有息風、定驚的功效,主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等疾病。天麻是名貴中藥材,中國特產。天麻燉雞補體虛,常食天麻粥和將鮮天麻象山藥、土豆那樣炒食或煮食、燉食,可增強人體抗體和免役功能,預防視力失常、眼炎、皮膚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抵抗某些呼吸系統(tǒng)的消化感染,治療和減輕頭暈、目眩、關節(jié)炎、風濕病、腰病等病痛的危害。天麻還能保護人體青春活力,延年益壽,防治未老先衰;尤其對治療頭痛效果顯著。近年來,國內外開發(fā)天麻食品、天麻飲品、天麻保健品和天麻藥膳品及天麻藥劑的廠家日漸增多,需大量貨源。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不產天麻,只有從中國進口。因而給天麻栽培帶來了巨大商機
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協(xié)會宜都市灣市天麻繁育場。聯(lián)系方式在網(wǎng)上一搜就出來了。
參考資料:ydtmw.com
8,天麻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
天麻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又名“定風草”。天麻主入肝經,味甘質潤,藥性平和,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之功,可治各種病因之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使用。天麻可以治眩暈、頭痛:有鎮(zhèn)痛作用,天麻注射液可用于治療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fā)性神經炎。天麻能降血壓,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天麻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jié)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擴展資料:天麻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植物,無根、無綠色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yǎng),這么一種無根無葉的植物是怎么生存的呢?原來它是與蜜環(huán)菌共生,依靠蜜環(huán)菌為自己生長提供營養(yǎng)。當蜜環(huán)菌侵入到天麻塊莖的皮層后,它的菌絲只能在其塊莖的皮層細胞內生存,當菌絲進一步向塊莖侵入時,天麻塊莖細胞特有的溶菌酶將其菌絲體溶解,使菌絲中的大量營養(yǎng)成分釋放出來,供天麻生長需要。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冬季養(yǎng)生 天麻用起來參考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wǎng)——天麻為何又被稱之為定風草?
9,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服用天麻的禁忌:出現(xiàn)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病癥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天麻在配伍其它藥材時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亂用。選用天麻來治病時也要講究時機,并且要分析病情。天麻煎水時應注意不宜久煎。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天麻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眩暈,頭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風濕痹痛等。本品主入肝經,功能息風止痙,且味甘質潤,藥性平和。故可用治各種病因之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應用。服用天麻的禁忌1、出現(xiàn)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病癥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2、天麻在配伍其它藥材時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亂用。合理的搭配可以發(fā)揮更好的療效,需要根據(jù)不同病證組方用藥。3、選用天麻來治病時也要講究時機,并且要分析病情。即使針對肝陽上亢、痰阻經絡等實證時,使用天麻也要詳審病情,把握病機,隨證加減,才能奏效。4、天麻煎水時應注意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后容易揮發(fā),天麻與他藥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有效成分。生長習性喜涼爽、濕潤環(huán)境,怕凍、怕旱、怕高溫,并怕積水。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由種子到種子的2年整個生活周期中除有性期約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塊莖潛居于土中。營養(yǎng)方式特殊,專從侵入體內的蜜環(huán)菌菌絲取得營養(yǎng),生長發(fā)育。宜選腐殖質豐富、疏松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
10,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人到中年身體是比較脆弱的,尤其是上了一定的年紀之后,身體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對于中醫(yī)來說,當身體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中草藥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天麻這種中草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天麻可是一種功效非常多的中草藥,那么具體都有什么功效呢?一、天麻的主要功效第一,天麻含有非常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糖類,吃天麻能夠為身體提供能量。第二,天麻對于預防和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天麻能夠增加腦部血流量,從而降低腦部血管出現(xiàn)的阻力,并且能夠輕度地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的流量,因此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天麻還能降低血壓,對于預防心肌缺血起著重要的作用。第三,天麻對于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tǒng)也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女性吃天麻可以得到非常明顯的增強記憶力和增強視神經的效果。第四,很多人還知道,天麻也具有一定的鎮(zhèn)靜效果,有很多用來治療神經衰弱的患者的藥物中就含有天麻素,這種物質能夠抑制咖啡因導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鎮(zhèn)靜效果非常好??梢钥闯鰜恚炻榈挠锰幷娴氖欠浅6?,非常受到女性的歡迎。不過雖然說天麻的作用這么多,在食用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那么都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呢?二、天麻的注意事項首先,天麻雖然具有很多功效,但是很多人食用了天麻之后都有可能出現(xiàn)譬如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甚至有些人身體還可能會出現(xiàn)浮腫的癥狀,也有一些人在吃了天麻之后出現(xiàn)脫發(fā)的癥狀,因此,在服用天麻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咨詢相關的醫(yī)學人員。其次,天麻具有一定的毒性,一般來說,超過40克的天麻就足夠引起中毒的情況出現(xiàn),而中毒的潛伏期也是在一個小時到六個小時左右,清代的名醫(yī)吳儀洛就曾經說過:“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風者忌用”,指的就是天麻。再次,天麻不適合煎得太久,因為天麻的主要成分天麻甙遇熱之后是非常容易揮發(fā)的,如果煎太久的話,是很容易就揮發(fā)掉,失去效果,所以,最好是將天麻切成薄片或者是研磨成粉末,將其他湯藥煎好之后再放入天麻。這樣才能發(fā)揮天麻的功效。最后,天麻最好跟其他藥物或者是食材一起搭配食用,因為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是太好,而且單獨服用天麻也要注意劑量,最好就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
11,天麻的功效
一,天麻的功效? 藥用天麻為蘭科植物,《中國藥典》各版本均予以收載,為我國享譽海內外的名貴中藥。古代《神龍本草經》、《日華子本草》、《開寶本草》、《本草綱目》、《藥品化義》均有記載,對天麻以緩肝養(yǎng)膽,強筋骨,治療驚風、血虛性眩暈、頭痛等病做了詳細的中醫(yī)理論闡述?,F(xiàn)代醫(yī)藥研究證實,天麻中含有天麻素(Gastrodin)、天麻元(HBA,對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醇、香莢蘭醇(Vanilylalcohol)等九種酚性成份;同時天麻還含有十六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蘇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都已具備;此外,天麻中還含有29種元素或微量元素,其中與人體生命攸關的鋅、鍺、硒、銅含量豐富。近年來對天麻的藥理作用研究已非常廣泛和深入,臨床治療也不斷有新的發(fā)現(xiàn),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抗驚厥、鎮(zhèn)痛、鎮(zhèn)靜、催眠和促智抗衰老的作用。產生這種作用的原因與天麻降低腦內多巴胺(DA)和去甲腎上腺素(NA)含量與抑制中樞DANA功能神經末梢對DANA的重攝取和儲存有關。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天麻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而增加心血輸出量,具有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改善心肌血液循環(huán),增加抗損作用。天麻對中央動脈血管有順應性的改善作用,使得主動脈、大動脈等血管彈性增強,從而增強了血管對血壓的緩沖能力。 3、天麻能提高人體缺氧能力,對高溫、高海拔地區(qū)作業(yè)人員具有保護作用。此外,天麻對炎性早期的滲出和腫脹有抑制作用,對免疫功能也有促進作用。天麻中多種有效成份還具有鎮(zhèn)咳祛痰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天麻無任何毒性。實驗證明天麻對血像、肝腎功能及膽固醇均無影響。因此,天麻既可用于預防也可用于治療,長期用藥均無毒性。天麻常用以治療中風偏癱、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體麻木、筋骨疼痛、風濕關節(jié)炎、用腦過度、神經衰弱、失眠、頭痛、頭暈、四肢拘攣、降血脂、降血壓、老年性癡呆、帕金森氏癥等病癥。具有助陽氣、壯身延年、長陰肥艦補五勞七傷、通脈開竅等作用。 食用方法天麻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以不損失其各種有效成份為原則。下面列出幾種食用方法,作為參考,消費者可視情況作出選擇,或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出更科學、更適合自己的食用方法。 一、直接服用法:取天麻粉未10克,溫開水送服。每日一次,連續(xù)服用 1月。長期服用亦無毒副作用 (注:凡購買本品均獲贈空膠囊殼200粒。詳細用法見附贈品瓶身) 。 二、燉服 1、天麻鳳翅原料:雞翅5只,天麻50克,胡蘿卜、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制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4小時;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一起紅燒(方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功效:定驚,用于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癥。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 2、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一個,清水適量。制法:將豬腦、天麻治凈,一同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 功效: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癥。 3、天麻魚頭湯原料:天麻100克、大魚頭二個、云腿100克、食用油、姜片、酒、鹽和吸油紙一張。制法:燒紅鑊,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封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后取出,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余油份待用。注8碗清水于燉盅內,先放魚頭于盅底,之后放入天麻和云腿,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便成。功效:治療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寧神定驚、益氣養(yǎng)肝、利腰膝. 二,天麻的功效作用及藥膳食譜 味甘,平,有平肝息風的功能,常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癥。天麻是地道藥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天麻化學成分及藥理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天麻產品的開發(fā)也不斷擴大。在古代,天麻在醫(yī)療保健中已被廣泛應用?!渡褶r本草經》記載,天麻有“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奇效;《名醫(yī)別錄》記載,天麻能“消痛腫,下支滿,寒疝下血”;《日華子本草》記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開寶本草》記載,天麻能“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端貑枴吩疲褐T風掉眩,皆屬于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云: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小兒藥證直訣》、《圣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蘭臺軌范》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藥物,可治療急驚風發(fā)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發(fā)、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癥。此外,還用于保健。《本草衍義》記載,“天麻,用根須別藥相佐使,然后見其功。仍須加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患面風,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風活絡藥,研末酒調,熱熨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藥物煎水洗頭。在現(xiàn)代,天麻在醫(yī)療保健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吨袊幍洹酚涊d,天麻有“具平肝熄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于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度珖胁菟巺R編》記載,天麻“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癥”。一些名醫(y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zhèn)、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近年來,對天麻的醫(yī)療保健作用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將天麻用于高空飛行人員,作為腦保健藥物,可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療老年性癡呆癥 天麻,又名赤箭、定風草、水洋芋等,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塊莖入藥。天麻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兩干多年前就已入藥,其性辛、溫、無毒。據(jù)《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 (當時稱赤箭,,有醫(yī)治驚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作用。能治療頭昏、頭痛、眩暈、偏頭疼、語言謇、小兒驚風、四肢痙攣、風寒濕痹、神經衰弱等癥。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蕩后遺癥等有顯著療效。 ★天麻煮雞蛋 功效:治療頭痛目眩 配方制作: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先將鮮天麻切片放鍋內加水煮30分鐘后,打入雞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蒸雞蛋 功效:對痔脫肛、子宮脫垂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制作:天麻粉6克,雞蛋1個。將雞蛋一頭開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濕的白紙沾貼住雞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籠內蒸熟,去殼食用雞蛋和天麻粉。 用法:早晚各食服一次,1 0天為1個療程。停服2天再服,連服3個療程。 ★天麻、枸杞煮豬腦 功效:對腦震蕩后遺癥所導致的頭昏頭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制作:鮮天麻1 00克,枸杞子15克,豬腦2副。將鮮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腦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山藥燉乳鴿 功效:具有補肝益腎、健胃、健脾、補氣益肺,滋腎固精等功效??芍委煵『筇撊酢㈥栶粼缧?、消渴癥、婦女血虛、月經不調和閉經、頭痛、眩暈等癥。 配方制作:鮮天麻、鮮山藥、蔥白段各1 00克,乳鴿4只,豬肉,豬熟肚片、豬腰子各250克,水發(fā)綠豆粉條、萵筍、藕各1 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1 O克,雞精5克,胡椒粉3克,雞湯3000克。將高壓鍋置于火上,鍋內加入雞湯、天麻、山藥、乳鴿塊、生姜片、豬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鹽、蔥白段,燒沸后,打去浮沫,加閥壓1 0分鐘,停火降溫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雞精,再燒開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飲湯。 ★天麻鴨子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息風。適用于陰虛陽亢,妊娠先兆流產,伴目眩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咽干等癥。 配方制作:鮮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鴨1只(約500克)。將鴨宰殺,去毛及內臟,與洗凈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燉至鴨料熟,加食鹽、味精等調味。 用法:食肉飲湯。 ■天麻肉片湯 功效:滋補潛陽,平肝息風。適用于肝陽上亢或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等癥?,F(xiàn)多用于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 配方制作:天麻豬肉各適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湯,加入鮮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藥、湯俱食。蘭科植物天麻具有鎮(zhèn)靜、抗驚厥、抗眩暈、降壓、保護腦神經細胞等作用。
12,天麻有哪些功效
天麻的功效中藥天麻以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入藥,天麻在中醫(yī)上的使用也是歷史悠久,從《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等功效。天麻中主要含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莢蘭醇、B-谷甾醇等。臨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壓、痙攣、頭痛眩暈等疾病治療。用量一般為3-10g。天麻的臨床應用治療腦梗塞、腦外傷性綜合征:天麻中含有天麻苷元與天麻苷可以改善細胞代謝狀態(tài),促進側支循環(huán)和腦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障礙,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鎮(zhèn)痛及治療眩暈:天麻素可以擴張腦部血管,增加腦部血流量,增強心腦血管在外力作用下彈性組織的可擴張性,可用于三叉神經痛、枕骨大神經痛、藥物性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療。其他方面:當前,天麻在多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如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癥、高血壓等。有研究者提出將天麻作為腦保健藥物,增強使用者的神經分辨能力圈。使用天麻需要注意什么?不良反應:天麻雖治頭暈但常見不良反應仍有頭暈或惡心、胸悶、皮膚丘疹伴瘙癢等,個別會出現(xiàn)面部或全身浮腫,甚至脫發(fā)現(xiàn)象?,F(xiàn)代藥理實驗證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中毒劑量是40g以上,中毒潛伏期是1—6小時。天麻不能與御風草根同時使用,否則可能會引起腸結證。天麻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對于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病人要特別注意,不適合用。天麻不宜久煎:因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苷,遇熱極易揮發(fā)。延緩衰老留住容顏 ,從藥膳飲食開始 ,如何用好天麻.關于天麻的小知識:天麻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中,稱“赤箭”。后來為什么稱其為天麻,一是天麻無根和葉,自身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按普通作物播種,第二年根本沒有收獲。古人認為:天麻生長神奇,若上天賜予、天所設施,是其狀,古時麻為之鞋,故名謂天麻。其二天麻的籽很小,用肉眼難以分辨,所以古人說“凡人無法能栽種”, 且發(fā)現(xiàn)了天麻,就認為是上天的賜予。所以稱其為“天麻”。20世紀60年代在云南鎮(zhèn)雄縣一苗族家中種有天麻,長勢非常好,最后分析原因是這里樹樁比較多,濕度也很大,經過探索發(fā)現(xiàn),天麻的一生自始至終依靠于雜木林下,能分解吸收腐爛樹葉的菌,這種菌后來經鑒定為蜜環(huán)菌。天麻離開蜜環(huán)菌不能生活,而蜜環(huán)菌離開天麻仍可腐生在枯枝落葉或寄生在其它植物體上。這就確立了天馬靠“吃什么”生長的奧秘,到1970年人工無性繁殖栽培成功。天麻籽無外源營養(yǎng)供給,種子不能發(fā)芽,須經紫箕小菇等共生菌的侵染,建立營養(yǎng)關系后才可發(fā)芽,形成原球莖,人工有性繁殖栽培成功。所以現(xiàn)在我們見到的商品天麻,只有少量野生的,絕大多數(shù)的是人工培植的。二者外觀是有區(qū)別的,野生天麻的大小不等,形體稍短,而種植的天麻大小均勻,形體稍大而扁圓,近似長條狀。二者的療效應該相同。目前在農貿市場所售的天麻,仍有偽天麻,其品種主要為紫茉莉、土豆等,購買時要注意鑒別。但你只要認識了正品天麻,偽品是很容易識別的。天馬微辛、甘、平,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古人方中多以治療風濕痹者之癥的組方。而今天麻以治療眩暈癥最為常用。凡頭目眩暈,痙攣抽搐,及肢體麻木,手足不遂等一切風癥,皆可賴以平定。天麻主要保健功效為改善睡眠,調理血糖,預防老年癡呆,頭痛眩暈等。蜜環(huán)菌的菌絲體和發(fā)酵液與天麻有相似的作用。天麻的服用方法可蒸也可做粥,用量一般為5—15克。下面是天麻的搭配,以供養(yǎng)生保健選擇與使用。1.天麻15克,胖魚頭800克,豆腐500克,木耳、大棗、枸杞各適量,砂鍋烹湯成乳白色,最后加入西紅柿、香菜碎即可。具有平肝息風,定驚止痛等功效,用于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胖魚頭即鳙魚頭,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等,可明顯改善記憶力,延緩衰老,還可滋潤皮膚。2.天麻15克,土雞1只,黃姑20克,生姜10克,加熱至沸,煲2小時,最后加入油菜即可。具有補腦安神,增強免疫力,輔助降壓的作用。3.天麻15克,麻鴨1只,砂鍋燉食。可以用于調理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4.天麻15克,豬腦1個,放不銹鋼鍋內,隔水燉熟,起鍋前加入蔥花即可。適宜于輔助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 ,以及預防老年癡呆癥。5.天麻3克,三七粉2克,溫水沖服。可有效改善記憶,活血理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頭痛頭暈等病癥。天麻是中藥,食用不當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單獨食用可能出現(xiàn)頭暈、惡心、胸悶、皮膚瘙癢、全身無力、臉色發(fā)白等,所以需要請中醫(yī)辨證組方才能有效。天麻食用禁忌人群主要有: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腎病患者等。如果你感覺有幫助,請給予評論并點贊,謝謝。以上照片均來自網(wǎng)絡
13,天麻有什么藥用價值
天 麻 小 知 識一、天麻的名稱:天麻,原名赤箭,始載《本經》,宋代《開寶本草》始收載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綱目》中將二者合并稱“天麻赤箭”。別名明天麻,還有神草(吳普本草)、獨搖芝(抱撲子)、定風草(藥性論)、合離草、離母(圖經本草)之稱。日本人稱之為鬼箭桿、盜人腳等。二、我國古代醫(yī)藥文獻對天麻的評價天麻在我國一些古代醫(yī)藥文獻中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把天麻列為上品。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歷代書籍中關于天麻功效的論述作了總結歸納:天麻“辛,溫,無毒。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痛,驚氣,助陽氣,補五壤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三、天麻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天麻入藥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的藥物作用有:1、鎮(zhèn)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fā)性神經炎等,有明顯的鎮(zhèn)痛效果。近年來,經一些醫(y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2、鎮(zhèn)靜作用:有的醫(y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癥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jié)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率達81%。四、人工栽培天麻與野生天麻質量比較研究長期以來,對于人工栽培天麻與野生天麻的品質(藥理作用)有不同看法。為此,南京中醫(yī)學院莊毅作了專題比較試驗研究(發(fā)表于《中國食用菌》第9卷第五期)。試驗結果表明(摘抄):1、藥理作用(1)家兔腦血流對比。耳靜脈給藥,0.24克/公斤,家兔腦血流圖波幅度變化相同,都引起波幅降低,提示有收縮血管降低血流量的作用。栽培天麻的波幅下降更明顯,比值幾乎大一倍。(2)小鼠腹腔給藥,10克/公斤,與戊巴比妥納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二種天麻間無明顯差異。(3)戊巴比妥納影響小鼠睡眠,劑量5克/公斤,均能延長睡眠時間,效果無明顯差異。(4)二種天麻注射液,1克/公斤給藥,對狗頸內動脈阻力有明顯降低,降低血壓,二者間無明顯差異。(5)對大鼠腸系膜微循環(huán)影響,1克/公斤給藥,均能擴大腸系膜微動脈管徑,增加血流量,二種天麻間無明顯差異。以上證明二種天麻的藥理作用相同,在家兔腦血流試驗中人工栽培天麻作用較強。2、臨床療效(1)材料:二種天麻注射液;劑量:0.12克/2毫升;時間:每一療程30天。(2)方法及結果:質量鑒別的根本在臨床效果。經過四家醫(yī)院臨床驗證共433例,證實栽培天麻對眩暈綜合癥、血管性頭痛、中風后遺癥、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療效,總有效率達83.3%-74.5%,眩暈綜合癥療效最高。各項試驗都證實栽培天麻不亞于野生天麻。通過一系列試驗總的看來,人工栽培天麻在細胞內多糖顆粒含量、天麻甙(天麻素)含量及影響家兔腦血流波幅下降等方面較占優(yōu)勢,而在折干率及醇提取物含量方面野生天麻稍高。天麻治頭痛配方摘抄1、天麻川芎丸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②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食后細嚼,茶酒任下。③主治:偏正頭痛,眩暈欲倒?!浴对び幵悍健?、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葉適量。②用法: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③主治: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浴侗静菥V目》3、天麻川芎茶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將上四味藥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飲之。③主治:滿頭作痛?!浴对び庒t(yī)方》4、天麻洗藥方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②用法:水煎,洗之。③主治:前額頭痛?!浴肚濉す饩w皇帝醫(yī)方》5、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浴肚濉す饩w皇帝醫(yī)方》天麻食療菜譜1、天麻燉雞〔原料〕雞1只(500)克,天麻10克,調料適量?!仓品ā常?)雞宰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2)天麻洗凈、切片。(3)天麻置雞腹內,雞入鍋加水清燉至熟爛,加調料入味后食用。〔功效〕熄風、行氣、活血。〔應用〕治療身體虛弱、產后血虛頭昏。2、天麻燉豬腦一〔原料〕天麻15克,豬腦1具。〔制法〕(1)天麻洗凈、切片。(2)豬腦洗凈。(3)豬腦、天麻片放搪瓷盆內隔水燉熟。〔功效〕祛風開竅,通血脈,鎮(zhèn)靜,滋補?!矐谩掣翁?型高血壓、動脈 硬化、美尼爾氏綜合癥、神衰、頭暈眼花及腦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天麻燉豬腦二天麻燉豬腦,是民間常用的滋補食品。[功效] 祛風,開竅,通血脈,鎮(zhèn)靜,滋養(yǎng)。[適應癥] 高血壓,眩暈,神經衰弱,腦血管意外后遺半身不遂及語言障礙等。[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豬腦一個(洗凈),水適量,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服食。[注意事項] 本方四季可用。豬腦必須新鮮,用時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顯效。天麻蒸豬腦三配方:天麻10克 豬腦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蔥5克 鹽5克 紹酒5克 雞湯200毫升制作:1.把天麻打成細粉9豬腦去紅腺及膜洗凈,姜、蒜洗凈,切片,蔥切花。2.把豬腦放在蒸盆內,加入天麻粉、鹽、姜、蔥、蒜和雞湯。3.把盛有豬腦的蒸盆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35分鐘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豬腦1只。功效:平肝熄風,降低血壓。高血壓風痰上逆型患者食用。3、天麻鯉魚〔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鮮鯉魚1尾(1.5千克),醬油、料酒、食鹽、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蔥、姜、水豆粉適量?!仓品ā常?)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內,然后放入蔥、姜,加入適量清水后,上籠蒸約30分鐘。(3)將魚蒸好后揀去蔥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补πА称礁蜗L,定驚止痛,行氣活血。〔應用〕適用于虛火頭痛、眼黑肢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癥。4、天麻燒牛尾〔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條,母雞、肘子、干貝、調料各適量。〔制法〕(1)將母雞、肘子下鍋煮湯,天麻洗凈,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后切片,將牛尾按骨節(jié)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清水、蔥、姜、白酒煮開,去其異味。(2)鍋內放入 煮好的 母雞、肘子及湯,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貝,調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時左右,待熟后將牛尾撈出去,骨留肉 整齊地碼入盤中,再將 天麻片鑲上,把原汁內的母雞、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澆入盤中即可?!补πА踌铒L濕,止痛,行氣活血?!矐谩持晤^暈、頭痛、風濕痛5、天麻燉乳鴿藥材:天麻(10克)、桂圓肉(5克)、無花果(2個)材料:老母鴿肉(100克)、瘦豬肉片(50克)、老姜片(少許)制作:1、將老母鴿肉、瘦肉片煮熟; 2、將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燉制2-3小時。天麻具有止頭痛的功效,且效果極佳。滋補程度:中等【菜名】 天麻魚頭【所屬菜系】 浙江菜【特點】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適用于虛火頭痛、眼黑肢 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癥?!驹稀刻炻?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鮮鯉魚1尾(1500克) 醬油料酒 食鹽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蔥 生姜 水豆粉各適量【制作過程】1. 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將魚仍置盆內,然后加入蔥、生姜和 適量清水,上籠蒸約30分鐘。 3. 將魚蒸好后,揀去蔥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料 酒、醬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居梅ā孔舨褪?,每日2次。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竟τ谩拷∑⒃餄瘢迪L。【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證?!竟偶摗勘痉绞侵委焹壬L痰之劑。若痰因濕生,主要用白術燥濕化痰。暈由于風,輔以天麻平熄內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紅、甘草補脾益氣,化濕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èi)。【點評】1、本方是為風痰眩暈而設。以眩暈,嘔惡,舌苔白膩為證治要點。對于肝腎陰虛,氣血不足導致眩暈,不宜服用。2、若濕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澤瀉、桂枝利濕化飲;若肝陽偏亢的患者,加鉤藤、代赭石潛陽熄風。3、耳源性眩暈、神經性眩暈屬風痰而有上述證候的患者,均可隨證加減服用本方。總之,本方主要治療由于水飲痰濕所致的頭目眩暈證,并且收效較好,可謂良方。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入健脾燥濕的白術,平肝熄風的天麻,而組成化痰熄風方劑。飛龍?zhí)炻榕浞剑禾炻?0克,草魚1尾(1000克左右),料酒30克,鹽4克,味精3克,姜10克,蔥15克,芹菜葉20克,蘿卜雕花或玫瑰鮮花3朵。功效:息風,定驚。適用于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癥。制作:1、將天麻用二泔水(第二次淘米水)、川巨著10克、茯苓20克共同浸泡24小時,然后放到米飯上蒸熟,切片,除去川芎、茯苓不用。2、將草魚去腸肝、鱗、骨;魚肉向外,切成花刀,用鰭做龍頭,用魚尾做龍尾,用胡蘿卜做龍舌,用魚肉做龍魚、龍爪。將魚肉用鹽、味精、料酒、鹽碼味腌1小時,再放入姜、蔥、天麻,用武火蒸9分鐘,取出后,除去姜、蔥,裝盤即成。天 麻 鳳 翅原料:雞翅 5只,天麻50克,胡蘿卜,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制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 4小時;將天麻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片一起紅燒(紅燒做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功效:天麻有鎮(zhèn)靜、抗驚厥、抗癲癇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可平肝息風、祛風定驚,用于頭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病、耳源性眩暈等癥。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參考資料:中國天麻食品網(wǎng)

【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